北城二千 作品

第184章 東征西討

“嘩嘩!!”

 七月、在工匠們喜慶的氣氛下,朱高煦帶著一艘戰船與十艘馬船,一千二百餘名漢兵和五百船工踏上了前往肇州城的前路。

 迎著倒退的江水,船上的兵卒船工搖櫓划槳,調整船帆,操控著舟船逆流而上。

 “唉,跑這麼大老遠,連個胡虜都沒見到……”

 “誰說不是,我還以為這一戰之後,起碼能領些賞錢。”

 “你們這小家子氣的模樣,我都是想著擢升。”

 “看北巡吧,北巡總不能還什麼都遇不到了吧。”

 “別烏鴉嘴……”

 舟船甲板上,朱高煦聽著不遠處兵卒們的抱怨,輕笑著搖了搖頭。

 阿臺外蘭這種存在,已經吸引不了他的注意了。

 他之所以這次跟著來,主要還是為了尋一個練私兵和鍛炮造槍的地方。

 現在目標已經達成,那就沒有必要節外生枝。

 相比較阿臺外蘭,對兀良哈打草谷才是朱高煦想要的。

 阿臺外蘭的體量,對於現在的他來說,實在是太小了。

 例如這次拿下的忽喇溫城,如果不是它的位置足夠重要,朱高煦根本不會想來打它。

 就那幾千畝耕地,不過是吉林城八九天就能開墾出的數量,實在沒有吸引力。

 相比較之下,兀良哈那動輒數千上萬的牛羊,才是朱高煦眼饞的東西。

 在他這般想著的時候,舟船也在搖櫓划槳中不斷北上。

 雖然是逆水行舟,但由於沒有了來時還需要修建水驛的麻煩,因此他們返程的速度比來時的速度要快得多。

 一連十日,他們便行舟船一千二百餘里,成功抵達了安東城水驛。

 連續十日的搖櫓划槳讓舟船之上的弟兄們疲憊不堪,朱高煦見狀也下令下船休整一日。

 聽聞他這麼說,所有兵卒立馬生龍活虎的跳下了船,來到了安東城的碼頭上。

 安東城的碼頭是去年林粟讓人修建的,按照朱高煦給出的新式建築方法,在此地打下地基,澆築水泥,最後形成了一座佔地二畝餘的軍用碼頭。

 在碼頭上,有一個百戶所和佔地一畝的臨時貨倉。

 見到朱高煦,百戶所兵卒們紛紛作揖唱禮,而得知消息的陳昶也策馬而來。

 他到來時,朱高煦正在觀摩那個臨時貨倉,待他走出來,剛好看到準備翻身下馬的陳昶。

 “不用下馬了!”朱高煦笑著打斷陳昶的動作,並走到了赤驩身旁翻身上馬,對陳昶笑道:“走,看看這安東城被你們經營如何。”

 “是!”陳昶不苟言笑,只是木訥的作揖應下,並落後朱高煦半個身位,為他介紹著眼下的安東城。

 林粟在半個月前趕去肇州城,因為他與傅讓他們需要在年末去南京城述職,所以他們將會參加這次北巡,在北巡結束後才會趁入冬前南下。

 如今的肇州城那邊是傅讓在統籌大局,林粟與張純等人協從。

 說起安東城,作為西陽哈的老巢,西陽哈將它經營的確實不錯,選址更不用多說。

 在傅讓、林粟先後接管安東城後,二人在原本的基礎上修建了碼頭和臨時貨倉,又用石碾子開闢了從碼頭到安東城的二丈驛道。

 寬二丈的驛道足足長四里,雖然看起來十分平整,但實際上是呈拱形,中間高兩邊低。

 在道路旁,還有左右兩道寬一尺,深一尺的土壑用來向松花江排水,以免道路積淤。

 由於近來安東城沒有下雨,因此這驛道十分平整,並沒有坑坑窪窪的跡象。

 不過對此,坐在馬鞍上的朱高煦還是對陳昶交代道:“這水泥產量上來後,除了必要的水渠外,你們也可以用來修建道路,不要緊巴巴的存著。”

 “是……”陳昶還是那麼沉默寡言,好在朱高煦已經習以為常。

 二人往前走了一里,很快就看到了正在組織開荒的兵卒,以及三人一頭耕牛的數百支開荒隊伍。

 瞧著他們開荒,朱高煦也詢問道:“如今安東城有多少耕地,每年能開荒多少?”

 “有耕地一萬九千四百餘畝……”陳昶下意識回答,並詳細說道:“按照林指揮使說的,差不多每年能從四月十二,一直開荒到九月初五,然後開始收割糧食,剩下的幾天就用來準備柴火。”

 “按照去年的經驗,一年內起碼能開荒八千畝。”

 “不過今年冬季,安東城接受了三個小部落的投效,如今城內口數達到了六千六百七十二人,除去自家兄弟和漢家的親眷,還有五千三百多人,因此開荒的速度要比去年快得多,近來每日都能開出近百畝地。”

 “好!”聽到安東城的開荒走上正軌,朱高煦也笑著說道:“這次北巡,若是俘獲了足夠的牛羊,我派人給伱送多些就按照三人一頭的方式送給安東城。”

 朱高煦的承諾,讓陳昶臉上總算浮現了笑容,他回應道:“若是真的能三人一頭耕牛,那來年安東城起碼能開闢熟田兩萬畝!”

 “多多招撫野人,不用在意糧食的事情,糧食的事情我會負責。”聽陳昶這麼說,朱高煦就知道他還是沒有放下包袱。

 “對於招撫野人,我不定額,只有一句話,那就是越多越好。”

 見朱高煦這麼說,陳昶愣了愣,他很清楚吉林城的家底,即便今年再開荒三十萬畝,不過六十幾萬畝的吉林城,也頂多只能產出四五十萬石成糧罷了。

 這點糧食,養個八九萬人就已經很吃力了,養軍都只能靠朝廷發的歲俸和月糧。

 不過自家殿下開口,自己照辦就是,如果真的擔心不夠吃,那就在平日裡該節約的地方節約,多多開闢熟田,減輕自家殿下壓力便是。

 思緒通達間,陳昶抬手作揖:“末將領命。”

 在陳昶應答間,朱高煦也來到了曾經的卜顏堡,如今的安東城。

 當初的木寨寨牆已經不見,取而代之的是開荒中掘取石頭與水泥拼湊修建的石牆。

 城池規模比當初的卜顏堡小了不少,城牆也僅有一丈四尺高。

 走過城門,朱高煦看了看城牆厚度,大約六尺左右,算比較擁擠的程度。

 走入城內,眼前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