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151章 姻緣自天降

三月尾巴,伴隨著松花江徹底解凍,五艘大船陸續從吉林船塢之中進入松花江中。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兩艘戰船和三艘馬船毫無意外的在江上呆了三天三夜,除了其中一艘八百料戰船有部分滲水問題需要返回船塢檢修外,其餘一艘戰船和三艘馬船都已經合格下水。

 戰船的成功下水與松花江的解凍,催促著渤海軍前往肇州修建城池。

 四月初十,林粟帶著二百甲騎與一千從西陽哈部俘虜的人口和五百石糧食、兩千石水泥、五百匹挽馬乘船順江而下。

 過了兩天,吉林城培育的半溫室稻苗也到了移植的時候。

 在吉林城的第一場春雨過去後,四周山林綠植萌動、鮮花盛開。

 漫山的野花含苞待放,抑或迎春怒放,給這關外之地增添不少詩情畫意。

 可惜,吉林城的所有人都對這漫山的鮮花不感興趣,此刻的他們正沉浸在拋秧春耕的幸福中。

 吉林城的百姓們第一次體驗在春耕時直接插秧,因為害怕耽擱,他們在田地裡連話都不敢多說,抓緊農時將水渠的閘口打開,伴隨著水入稻田,他們將犁過的田用耙子撥平,然後開始拋秧。

 那秧苗落入田間的景象讓所有人笑容洋溢,儘管拋下的秧苗像喝醉了酒一樣東倒西歪的。

 但誰都知道只要它們能紮根,就能在之後長直,只有遇到歪得不像樣子的,他們才會出手去幫扶。

 “好啊……”

 站在吉林城的箭樓上,朱高煦雙手撐著女牆,臉上難掩高興。

 他剛才也參與了拋秧的過程,只是才拋了十來把秧苗,便感覺手臂痠痛痠痛,直到現在還覺得有些發酸。

 他一邊笑一邊對身邊的幾個護衛道:“這幹農活和打仗還真不是一回事,起碼我這身子不太適應。”

 “呵呵……殿下若是有時間,掌握了技巧後肯定要能拋的極好。”幾名兵卒恭維著,朱高煦卻笑著擺擺手,示意他們別再誇了。

 恰巧這時亦失哈笑著走上了箭樓,朱高煦見他笑容洋溢,也知道是秧苗取得了成果,當下迫不及待的問道:“如何?拋了多少?”

 “還沒拋完,不過兩千畝是有的。”亦失哈很是高興,因為他知道拋秧成功代表什麼。

 “好!”朱高煦高興的拍了下手,猛地轉身看向正在拋秧和種地的大部分吉林百姓,也給出肯定道:“現在只要看這些半溫室弄出來的秧苗能不能長出效果就行了。”

 “只要有了效果,明年我們就能自給自足!”

 朱高煦難以形容自己的高興,身旁高掛的渤海旌旗也獵獵作響,似乎在表達他的心情。

 “今年的田好種了許多……”亦失哈走上前來,與朱高煦一樣扶著女牆,眺望吉林城外的數萬畝耕地。

 “自修建了這些水渠後,開春的地也不再積淤了,土地不泥濘也不板實,鬆軟程度剛好。”

 “比起去年犁地粘上一堆淤泥來說,今年這地的土也太好了。”

 亦失哈誇讚著吉林城的土地,但更多的是在誇讚朱高煦大力修建水利設施的命令。

 松花江流域就沒有缺水的說法,反而是因為水過多而容易澇沒作物,致使作物患病。

 然而從朱高煦下令‘深挖溝、多建渠’開始,吉林城四周的土地便不再積水。

 便是靠近河灘的那些土地,也在積雪融化後好種了許多。

 “這水渠還得繼續建造,不止是吉林城,日後的肇州城、安東城都得大力修建水渠。”

 朱高煦這般交代著,亦失哈也鄭重的應下:“殿下放心,奴婢一定會為殿下開好荒的!”

 “嗶嗶——”

 這邊亦失哈才鄭重表明態度,城外卻突然傳來了馬蹄聲和哨聲,所有人下意識看了過去。

 “是張六!他們回來了!”

 箭樓上,一個百戶官激動地指著那疾馳而來的哨騎,朱高煦聽後也下意識看向亦失哈。

 兩人四目相對,下一秒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

 與楊彬一同南下的兵馬回來了,這說明楊彬也回來了。

 “總算來了,再不來,府庫也快空了。”

 亦失哈舒緩了一口氣,天知道這些日子裡吉林城的糧食有多緊張。

 如果不是靠著捕魚和狩獵獲取了些肉食,恐怕府庫之中的糧食早就空了。

 “小旗官張六,參見殿下!殿下千歲千歲!”

 疾馳而來的小旗官聽到了自己同袍的聲音,在即將抵達護城河石橋前抬頭一看,不僅看到了自己的同袍,還看到了自己的恩人。

 他連忙作揖唱禮,朱高煦也開口詢問道:“楊彬可曾來了?”

 “楊善人在蓋州接收糧食北運,我們這次是與遼東都司周千戶的隊伍一同來的!”張六放聲喊著,他覺得只有這樣才能讓朱高煦聽清。

 “遼東都司的也來了?”亦失哈臉上笑意更濃,卻不想這時那張六又道:

 “對了殿下,周千戶說王妃也來了!”

 “我娘?”聽到王妃二字,朱高煦下意識回應,腦中空白一片。

 只是不等他猜想,那張六瘋狂搖頭:“不是,是您的王妃!”

 “胡說!”亦失哈連忙打斷:“殿下還未成親,哪裡來的王妃!”

 “啊?”張六那張粗糙的臉上露出了幾分尷尬,只得脫了頭盔,撓撓發癢的頭皮:“可是周千戶說那就是俺們的王妃啊……”

 “壞了……”朱高煦反應了過來:“多半是我爺爺給我娶了個媳婦。”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這吉林城待久了,朱高煦的口語也開始慢慢粗魯起來,聽著他的話,旁邊的亦失哈呆若木雞:“那這…這…這……”

 他‘這’了半天也沒說出後面的話,倒是朱高煦冷靜的不像自己,對城下的張六詢問:“王妃叫什麼名字?”

 “聽說姓郭!”張六不明所以,心想自家殿下怎麼連自家媳婦叫啥都不知道。

 “不會是郭英家的吧……”

 一聽說姓郭,朱高煦就大腦飛轉,不由的想起了歷史上的朱高煦似乎確實娶了郭英的一個孫女。

 不過他記得,那好像是朱高煦隨朱棣打下南京城後才娶的,正妃應該不是這位。

 “管他的,反正也沒什麼感情!”

 嘴巴一撇,朱高煦也就坦然接受了這天上掉下的媳婦。

 對他來說,娶一個武定侯府的女眷並不差,哪怕撈不到半點資本,最少也能讓郭英在日後與自己交手時留情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