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125章 百里無鳴

“唏律律……”

 “哇…哇…哇……”

 正午,當凌亂的馬蹄聲在道路上響起,與之一起響起的還有天空之上那“哇哇”亂叫的烏鴉們。

 如今已是正月二十,在北歸的路途中,朱高煦乘船渡過了渤海海峽,併成功在金州中左所的渡口登陸。

 由於還是早春,因此遼東近海大多都是冰層,自淺灘沒入海中十數步的厚厚冰層,是朱高煦在前世難以看到的場景。

 當然,相比較中左所的慘況,這種自然場景根本無法吸引他的注意。

 金州中左所,這是去年十月倭夷入寇的劫掠對象。

 雖然已經過去了三個多月,但中左所外那成片的廢墟依舊引人注目。

 中左所外茫茫一片的白雪地裡,路過的朱高煦等人可以清楚的看到許多被焚燒焦黑的垮塌廢墟。

 積雪中,中左所接任的軍戶們挖掘出了一條丈許道路。

 積雪與泥土使得道路十分泥濘,前方的中左所石堡上還能看到許多刀劈斧鑿的痕跡。

 在這裡駐守的軍戶們穿上了過年時都督府發的新棉襖,但即便如此,他們臉上卻還是很少能看到笑容。

 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朱高煦他們來時的碼頭,警惕的模樣好似下一秒那裡就會竄出數千倭寇一般。

 望著四周的一切,便是鐵人也會忍不住沉默,朱高煦他們也不例外。

 在朱高煦的帶路下,他們一行二百餘人走到了中左所的城門口,在這裡早就候著一名穿戴甲冑的千戶官了。

 “金州衛中左所千戶官吳城,叩見渤海王!”

 伴隨著千戶官開口唱禮,四周的數十名軍戶、百戶官紛紛準備下跪,但卻被朱高煦叫住:

 “不用跪了,我們補給些乾糧就走。”說罷,朱高煦眼神示意亦失哈,亦失哈也當即策馬去到隊伍末梢,從隊伍後方叫來了三輛挽馬車。

 他帶著挽馬車入了中左所,朱高煦也向吳城詢問道:“北邊道路的積雪化了沒?”

 “回殿下……”吳城躬身作揖:“從此地前往金州的官道積雪已經被清掃,但往北的官道還被積雪淤堵,恐怕得等到二月中下旬才能回暖融化。”

 “看樣子我們得在金州休息一個月了。”朱高煦轉頭看向林五六交代,林五六也不免搖頭:

 “好在殿下你提前通知讓傅指揮使他們在登州休息,不然過幾天恐怕我們都要在雪裡紮營了。”

 傅讓他們雖然出發早,但由於帶著糧食和許多物資,因此他們的速度並不快,直到前天朱高煦他們抵達登州時,傅讓他們也才堪堪到了即墨縣。

 算起來,他們恐怕得到月末才能抵達登州,剛好趕在雪融前渡海抵達中左所。

 “殿下,都準備好了。”

 不多時,亦失哈帶著三車糧食從中左所內走出,林五六見狀也翻身下馬,從行囊裡拿出五貫錢遞給了吳城。

 “殿下,您這……”

 吳城看著林五六手上的錢一臉詫異,朱高煦卻道:“朝廷驛道開銷甚大,若是人人如我這般運走十幾石糧食,中左所又能堅持多久?”

 “這錢你差人去南邊登州買十幾石米補全,亦或者發給所裡的兄弟,就當是犒賞他們戍城備倭的獎賞。”

 話音落下,朱高煦也帶著隊伍往來時的路繼續往回趕。

 既然陸路積雪難以行走,那他們就只能乘船一路北上,去海州或者蓋州探路了。

 如果海州和蓋州北上的官道也無法行走,那他們也只好在當地休整了。

 在朱高煦的招呼中,吉林衛二百餘兵卒調轉馬頭往碼頭趕去,而吳城則是看著他們背影搖了搖頭。

 站在他一旁的一個百戶官也不免唏噓道:“陛下還真捨得,居然把這樣的賢王往吉林船廠塞。”

 “慎言”吳城看了一眼他,隨後將錢丟到他手上:

 “糧食就不用買了,你招呼兩個兄弟買幾隻羊來犒勞犒勞大夥,剩餘的再買糧食。”

 “是……”百戶官接過錢,隨後與吳城走回了中左所內。

 只是一刻鐘,朱高煦他們再度回到了船上,隨後五艘官船駛出旅順灣,往西南面繞行後,才繼續往北邊的蓋州駛去。

 站在甲板上,吹著刺骨的海風,朱高煦看了看十四世紀末的遼東近海,不得不說要比前世的遼寧近海乾淨些,魚蝦也多些。

 時不時的,朱高煦還能看到黑壓壓的魚群,可謂資源豐富。

 林五六這群江南人見狀,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殿下,伱說他們幹嘛不捕魚啊,這一網下去,恐怕能有幾千斤魚吧?”

 一名戌字百戶出來的兵卒詢問朱高煦,朱高煦聽後卻無奈道:

 “你們都在長江裡捕魚,不知道這海里的兇險。”

 “先不說天有不測風雲,海里尤甚,單那海船的價格就足以讓許多人打消念頭。”

 “海邊能捕魚的地方都有漁船,似這種地方已經算是比較深的地方了,沒有個百料漁船是沒人敢來這種地方捕魚的。”

 “我聽聞在那福建沿海就有許多百姓因為貧窮而駕駛河船出海捕魚,結果這一去便再也回不來了,沿海有不少寡婦村,道理就是如此。”

 “這麼恐怖啊……”聽著朱高煦的話,眾人頓時吸了一口涼氣。

 “你們不信就去船首看看。”朱高煦招呼他們往船頭走去,當他們來到時,果然看到了一道道丈許高的海浪。

 這樣的海浪,足以將五十料以下的船隻掀翻,便是百料出海都不一定保險。

 見這大海如此兇猛,饒是林五六這群在長江裡從小遊到大的江南小子都不由遠離了船頭。

 因為甲板寒冷,很快他們就都一窩蜂跑回了船艙裡,而朱高煦依舊在甲板上放風。

 說是放風其實也不太對,因為他正遙望遼東半島,現在想著它的前世今生。

 遼東這塊地區,自三國司馬懿屠戮漢人開始,這地方就遭遇了大量少數民族入侵居住。

 即便後來唐高宗時期滅亡高句麗,闊別三百多年收復遼東,但由於當時的唐王朝處於四方開拓的時期,因此並沒有足夠的人口遷移來遼東,這也就導致了後來唐肅宗廢止安東都護府。

 只是唐肅宗這一退,漢人便退了整整六百一十年,直到洪武四年,漢人才重新收復部分遼東,而後一直到洪武二十年才光復遼東全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