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116章 終得所願

“太孫,穎國公薨了……”

 清晨,當朱允炆坐在春和殿寢宮銅鏡前,享受著身宮女為其洗漱的時候,東宮帶班太監李權走到了他的身後,將這消息告訴了他。

 “你說什麼?”

 朱允炆猛地轉過頭來,不敢置信的看著李權。

 “昨夜亥時三刻,穎國公薨於府上……”李權低著頭重複了一遍。

 沒等朱允炆從這消息中走出來,他又補充道:“按照下面人的話,昨夜陛下似乎帶著一個青年去了穎國公府,之後穎國公就薨了。”

 比起傅友德死了的消息,李權帶來的消息更讓朱允炆吃驚。

 他沒想到自家爺爺昨夜出宮後居然去了穎國公府,而且還帶了人一起去。

 “查到皇爺爺帶去的人是誰了嗎?”

 沉默片刻,朱允炆終於從傅友德身死的消息中走出。

 從他得到這條消息開始,他就知道他那三叔蹦躂不了多久了。

 雖然心裡高興,但他還是沒有放鬆警惕,轉而詢問起了朱元璋帶出去的那人是誰。

 “據昨夜宮門的金吾衛值守所說,陛下出去時,馬車上只有他與三郡王……”

 “你說允熥?”朱允炆略皺眉頭,但很快舒展。

 朱允熥已經威脅不了他的地位了,想來自家爺爺只是找一個人作伴罷了。

 傅友德因自己要求而死自然不能找自己去,也就只剩允熥了。

 想通問題,朱允炆恢復了平靜,示意宮女繼續為他梳理頭髮。

 雖然明面上他沒有展露出太多心思,可那翹起的嘴角卻難以掩蓋他心中的高興。

 “告訴兩位先生,招呼下面的人,不要太惹人注目了。”

 “是……”

 朱允炆知道,傅友德死的消息一旦傳開,那整個天下都會為之震盪。

 廟堂上的晉王派會備受打擊,而自己與下面的人卻不能顯露的太過高興。

 傅友德無罪,自己太過高興,只會給朱棡抓住把柄。

 “爺爺昨夜幾時回來的。”朱允炆下意識詢問,李權也如實回答:“約是子時二刻。”

 “子時二刻……”朱允炆呢喃著這時間,只覺得有幾分古怪。

 從穎國公府到紫禁城的西華門,最多也不過兩刻鐘,但自家爺爺卻拖了七刻鐘。

 即便自家爺爺在穎國公府磨蹭了一下,卻也用不了那麼多時間。

 朱允炆心中疑惑,但這時宮女也將他的發冠梳理好了。

 他起身戴上了翼善帽,出了東宮後,便乘坐步輿往奉天殿趕去。

 他本以為自家爺爺會為傅友德輟朝,哪怕一日也可以,但事實卻是自家爺爺沒有任何舉動。

 當他來到奉天殿時,群臣已經站在了廣場上,而殿門的金臺也已經擺好,只等朱元璋到來。

 朱允炆沒有耽擱,下了步輿後便站到了金臺左前方,靜靜等待著自家爺爺。

 廣場上站立的群臣們還不知道傅友德薨逝的消息,直到一刻鐘後朱元璋緩緩乘坐車輿出現,鴻臚寺卿高聲唱禮,他們才紛紛作揖跪拜。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朱允炆履行著自己作為一個太孫該履行的職責,目光卻時不時看向朱元璋。

 在他眼中,自家爺爺與平日沒有不同,哪怕他坐到了金臺上,也沒有展現出什麼不對勁的地方。

 “有事起奏者啟奏,無事便退朝。”

 朱元璋沒有說任何關於傅友德的事情,朱允炆見狀也沒敢開口。

 這早朝一如既往的由六部都察院都督府先後彙報工作,而後在朱元璋的起身離場宣佈結束。

 從開始到結束,傅友德這三個字始終沒有出現在早朝上。

 乘坐步輿,朱允炆看著自家爺爺的背影,很想知道他到底在想什麼。

 只是他不開口,朱允炆也不敢問,只能跟著他走過宮道,過了三龍橋,入了那武英殿。

 “皇爺爺萬福安康……”

 入了武英殿,朱濟熺、朱高熾和朱尚炳三人如往常一樣作揖行禮,朱元璋只是應了一聲便坐下。

 他們三人還想向朱允炆行禮,可朱允炆卻不如往日,只是沉默低頭進了殿內,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他的舉動讓三人面面相覷,都察覺到了今日或許有事發生,於是小心翼翼的轉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擬旨,封燕嫡長朱高熾為燕世子,改吉林船廠為吉林衛,封燕二子煦為渤海郡王,駐吉林衛,賜吉林衛為護衛。”

 “渤海郡王歲祿米兩萬石,錢一萬貫,錦二十匹,紵絲一百匹,紗羅各五十匹,絹三百匹,冬夏布各五百匹,綿一千兩,鹽一千引,茶五百斤,馬匹草料月支五十匹,緞匹歲給匠料,撥王府自造。”

 “開春後,著渤海郡王煦啟程就藩,另賜秦馬二百匹、挽馬三百匹,大食馬二十匹,工匠三百人。”

 “此外,著其在京選護衛五百人,戶部撥錢一千二百貫予渤海郡王興建王府,另每歲開春撥糧走海運,補足吉林衛一載口糧。”

 初六的清晨,朱元璋剛剛坐下便宣佈了讓眾人瞠目結舌的旨意。

 先是朱高熾被冊封為世子,再是朱高煦被冊封為渤海郡王,徹底絕了朱高煦被選為燕世子的路。

 本以為這就足夠了,卻不想朱元璋將朱高煦冊封到了吉林船廠那種鳥不拉屎的地方。

 儘管之後朱元璋給足了朱高煦待遇,不僅將吉林衛交給他做護衛,還以遠超普通郡王俸祿的手筆給他定了歲俸。

 僅從歲俸來說,朱高煦的歲俸接近親王的一半,是普通郡王的三倍還多,加上他手裡還有吉林衛作為護衛,便是把他算作一個被苛待的親王也足夠了。

 這樣的消息,讓朱允炆等四人久久沒有回神,好不容易回神,朱允炆在詫異自家爺爺為什麼突然願意把朱高煦冊封出去,而朱尚炳和朱濟熺則是看向了朱高熾。

 朱高熾反應過來後,也感受到了二人的目光。

 他順著看過去,卻只從二人眼中看到了譏笑。

 那他們的眼神,好像在說“沒想到你居然能在朱高煦面前做上燕世子的位置”。

 朱高熾心中也十分忐忑,他不明白為什麼自家皇爺爺會突然冊封自己為世子位,但他的本能還是驅使著他起身作揖:

 “孫兒謝皇爺爺聖恩……”

 面對朱高熾的謝恩,朱元璋只是輕微頷首,沒有做過多的言語。

 只是他的這一番安排,卻讓眾人各自陷入了自己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