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113章 東宮三傑

“穎國公心存死志,這是心病,臣無法醫治……”

 乾清宮養心殿內,看著窗外的鵝毛大雪,聽著耳邊張御醫的回稟,此刻的朱元璋雖然手中抱著暖手的銅爐,卻還是覺得手腳冰涼。

 又一個老兄弟被他逼死了,而且這個老兄弟原本無罪,這讓朱元璋百感交集。

 “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良久,朱元璋對跪在金磚上的張太醫下了逐客令,張太醫見狀作揖退出乾清宮。

 待他走後,偌大的乾清宮養心殿內便只有朱元璋和一排站在角落的隨身太監及宮女了。

 對於這些懂得察言觀色的人來說,皇帝心情不好,他們都能看出來,所以每個人都謹小慎微,擔心打擾到皇帝而被論罪。

 只是他們的這種小心,到了朱元璋眼裡卻讓他更為傷感了。

 此刻他便是想找個人傾訴都難以做到,郭英臥病在家,而李景隆又始終是勳貴,他的那幾個孫子又……

 一時間,朱元璋想到了朱高煦,但此刻朱高煦也被他禁足了。

 正因如此,朱棡才會死活都要把朱濟熺放在南京,讓他隨時都在皇帝面前轉悠。

 這女人身材高挑,恐怕有五尺三四寸,放在這個時代比一些男人都要高。

 “臣觀古今,只要山陝在手,河北便難以抵擋,因此只要收回山陝二省兵權,燕藩則不足為懼。”

 他這話不是空穴來風,畢竟朱高煦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施以恩惠了許多人。

 往年賞賜的寶鈔變成了銅錢和糧食、布匹、棉花,省去了軍戶們去城裡購買的時間,而且發放的東西比寶鈔買來的東西還多了一倍。

 秦晉燕周,這四藩都是馬皇后所生,因此對朱允炆威脅最大,他自然會明確目標,而面對他的話,齊泰也不假思索道:“先秦後燕。”

 “確實……”見齊泰改口,黃子澄也附和道:“近來廟堂之上,各方都在關注西南平叛的事情。”

 瞧他這模樣,傅氏搖頭:“原本以為你們能救我那一家人,眼下看來,倒還不如燕府的朱高煦……”

 “我那三叔那邊,近來可有事發生……”

 “三叔若去了兵權,那接下來就應該解除五叔的兵權了,請先生教我。”

 女人側過身來,與朱濟熺四目相對,目光中流露著幾分悽慘。

 “看山點礦”加“以鈔抵稅”,這兩個加在一起,就是惠利百姓和富戶的政策。

 這三件事情的功勞可不是朱元璋想要遮掩就能遮掩的,還是有一部分人瞭解了事情的真相。

 朱濟熺很高傲,他從來不覺得自己會輸給任何人。

 不管是立長、立嫡、立賢都輪不到他。

 只是等他進了拔步床後,他到底是休息還是難過,旁人卻無從得知了。

 不過即便如此,他們也沒有繼續追問,而是微微頜首,腦中不斷構思如何與下面的人轉述。

 “燕王雖兵馬強盛,但北平一馬平川,無險可守。”

 “我……”朱濟熺盤算了一下,卻是一想到自家爺爺的那張臉,便忍不住先膽怯了三分。

 得到了解決周晉的辦法,他也得隴望蜀的繼續追問:“若是晉周兵權解決,下一步是秦還是燕?”

 見狀,齊泰也沒有過多糾纏,而是作揖道:“確實,是臣想的太遠了,當下還是得先解決晉府,同時關注西南的平叛。”

 “怎麼?只是提及一個名字都能惹怒你?”

 明明現在他都已經被禁足了,卻還要被人提及來噁心至極。

 立嫡,他頭頂上還有四個皇帝嫡親血脈的叔父輩,以及包括朱允炆、朱允熥在內的八個嫡親兄長。

 聽著齊泰的話,朱允炆輕笑:“這禁足倒是成他能待在南京的藉口了。”

 “哼……”朱允炆輕哼,眉宇間多了幾分得意:“我那三叔就這樣對待自己的姻親,怕是說不過去吧。”

 因此在他說完之後,即便是朱允炆也被他所說服,而齊泰見狀也再次提起那個話題:

 私下裡,朱尚炳沒少和朱濟熺吐槽這一點,而朱高熾則是礙於朱高煦是他弟弟,因此總是沉默寡言。

 說著,傅氏側過頭來看了一眼朱濟熺:“說不定,日後朱高煦得勢,他們會投到為我爹他們說話的朱高煦麾下……”

 他咬緊牙關,沒把後面的話說出來,但意思已經很明顯了。

 “確實,那吉林船廠底子太薄了。”黃子澄也不免跟著附和,但他不是為了附和而附和,而是真的覺得齊泰有些杞人憂天了。

 正當朱元璋休息時,南京皇城西街的一座氣派府邸中響起了一道聲音。

 這些先例在前,齊泰分析的並沒有問題。

 朱允炆沒說出一個具體的答案,這讓齊泰和黃子澄心中略有不安。

 不提他們的想法,只論齊泰看到他們的表情後,便知道了自己這話恐怕被他們以為是杞人憂天了。

 齊泰看向朱允炆,旁敲側擊的向朱允炆打探朱元璋對錢鈔法的態度。

 面對傅氏那明晃晃的話,朱濟熺咬了咬牙:“我會讓朝堂上的人為岳丈求情的。”

 “殿下,陛下剛才出宮了,還帶著……”

 “為何?”朱允炆略皺眉頭,他心底還是比較想先除掉朱棣的,畢竟朱棣在遼東、大寧、北平都有威望,而朱樉還連陝西都司的兵馬都無法干涉,更別提陝西行都司了。

 “我在想我爹……”

 饒是一直佩服齊泰的黃子澄在聽到他的言論後,也不由得懷疑起了自己曾經的眼光,朱允炆更是覺得齊泰是為了留朱高煦在南京才故意這麼說的。

 黃子澄並未提到以鈔抵稅,但卻處處都透露著以鈔抵稅的痕跡。

 齊泰的話對此時的朱允炆來說,可謂是聲聲入耳。

 如今的大明還是上升期,哪怕朱高煦真的造反了,就憑他手上這六千不到的人口,想要在遼東、大寧二十餘萬軍戶的圍剿下存活,簡直就是痴人說夢。

 “雖說山陝在手則河北難以抵擋,但那燕嫡次子煦若是去了吉林船廠,恐怕生變。”

 “沒什麼,當年俺也是那樣走過來的,孤家寡人便孤家寡人,沒有誰離不開誰……”

 可以說,嫡長賢三字他都佔著,只可惜他是晉王一脈。

 當初他班值的時候,與羽林左衛的許多千戶、百戶都打過照面,眾人都對他有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