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112章 功臣末路

“好!”

 臘月初五,伴隨著武英殿內的一聲叫好,雲南的軍報也送到了朱元璋的手中。

 瞧著手中的軍報,朱元璋忍不住點頭,顯然對軍報內容十分滿意。

 他拿起那軍報對殿內的四孫驕傲道:“兩萬圍五千不足以稱道,但正面交手時七千橫擊五千,最後僅付出不足六十人的傷亡就換得了一場大勝。”

 “斬首一千二百餘級,俘虜三千七百餘人,還趁勢拿下了越州城,平了這土蠻的叛亂,允恭這一仗打得漂亮!”

 殿內四孫已經看過戰報,不過朱元璋沒開口,他們始終不敢發表意見。

 如今朱元璋既然放出了話來,那他們也就可以各抒己見了。

 率先開口的人不出意外的是朱允炆,面對朱元璋已經給出的評價,他繼續錦上添花道:

 “如此看來,魏國公應該很快就能平定寧遠刀拜爛和廣南儂貞佑二賊的叛亂了。”

 “不……”聽著朱允炆的話,朱元璋搖了搖頭,並不認同他的看法,甚至給出了自己的評價:

 然而,這個數據是近現代經過科學育種後的產量,並不是這些作物原本的數據。

 不能說重回唐宋時期的景象,但起碼會比現在好得多得多。

 以大明現在的情況來看,除非遭遇災荒,不然不存在吃不上飯,吃不上肉的情況。

 似乎是入了冬季,寒氣開始增多,因此傅友德在入冬後便染上了風寒,身體每況日下。

 番薯和花生,這兩個作物前者在災荒年間能保命,太平時可以用於飼料,而後者則是實打實的經濟作物。

 要不是傅友德和馮勝那邊沒傳來什麼壞消息,估計他這幾天也不能這麼高興。

 按道理來說,他能活到七十歲,這已經是武將之中的佼佼者了,作為兒孫傅忠他們應該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