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104章 匹夫無罪

“高煦便是這麼說的……”

 午後,伴隨著朱高熾的話在武英殿內落下,殿內的朱濟熺與朱尚炳轉頭看向了朱允炆與朱元璋。

 在他們看來,朱高煦所說的話簡直就是浪費。

 蘇松二府賦稅以眼下情況來看,最少也能收到價值近二百六十萬貫的各類實物稅。

 哪怕二府交上來的都是寶鈔,但以蘇松二府的寶鈔價格來看,即便後續回落,這二百六十萬貫寶鈔也能值錢一百三十萬貫。

 一百三十萬貫,即便放到古代任何一個時期,這都是一筆天文數字,足以養兵數萬。

 按照朱高煦的意思,只要是收上來的寶鈔,都得閒置不得放出,這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爺爺……”

 沉默許久的朱允炆在眾人的目光下開口,他緩緩起身,對朱元璋的方向作揖:

 “今年朝廷的開銷大,這您是知道的。”

 眼下,全力推進雲南金銀銅礦開採事宜,對江南之地進行更大規模的‘以鈔抵稅’,這才是朱允炆想要做的事情。

 “咚…咚…咚……”

 二人也心知肚明,作揖起身後便退出了春和殿。

 在朱允熥尚存的情況下,他這個被扶正的‘嫡子’並不算身份穩固。

 只是面對他的話,郭英卻搖搖頭,目光死寂的看著朱元璋:

 那目光平淡卻如同麥芒,十分刺眼,眾人紛紛躲避了這目光。

 在他離去的同時,側殿一旁的偏殿裡也走出了一道熟悉的身影。

 他腦海中閃過許多畫面,可不等他解釋,郭英就率先開口道:“陛下,恕臣無禮”

 穿戴明甲的郭英站在了殿門口,等待朱元璋的召喚。

 “高煦…必須離京!”

 如果加上稅銀,那基本能達到五分之一。

 待他們走出東宮的春和門,黃子澄才回頭看了一眼這東宮,搖頭道:“太孫今日的做法可不算聰明。”

 “倒是不多……”朱允炆滿意點點頭,來回渡步後對齊泰交代道:

 “我本以為這種事情不會引起允炆的在意,沒想到他還是沉不住氣。”

 蘇松常鎮,這四府是天下納糧大戶,每年上交的稅糧往往在四百萬石左右,佔據民間稅糧的六分之一。

 因此得了這四府人心,就等於得了廟堂四分之一的支持,朱允炆自然明白這個道理。

 “次年,這西陽哈率三十四小部頭人來降,朝廷賜衣各一襲,尋加賜白金千三百七十兩。”

 糧食,這是朱元璋的命根子,往年誰敢提一句販賣陳糧都會被他訓斥,但如今朱元璋卻一改往日脾氣,下旨販賣三年以上的陳糧。

 與經濟相匹配的,是四府的人口。

 “況且,若是將他放走,燕王身邊就有了嫡子跟隨,朝廷能節制他的東西也就變少了。”

 “是……”黃子澄與齊泰紛紛作揖應下,見狀的朱允炆也就擺手示意他們退下了。

 “他還年幼,繼續留京吧。”

 自朱標薨逝後,朱棣就成了嫡子中最讓人省心,且功勳最大的一個藩王。

 伴隨著暮鼓聲作響,武英殿內眾人紛紛起身,對朱元璋作揖後離場。

 “另外向寶鈔提舉司下旨,暫停寶鈔印刷。”

 在他看來,如今最重要的是先推行已經進行的政策,那寶鈔完全可以左手倒右手的來與民間置換。

 朱元璋對朱高煦態度越親近,朱允炆就會越想趕走他,而不是因為朱高煦展現的才能。

 主事,這是六部四司的主官,而朝中主事姓齊的,便只有兵部主事齊泰一人。

 正因如此,對於自己的位置,朱允炆比誰都看重,對於潛在的威脅,他也比任何人都要注意。

 面對這個略微陌生的稱呼,朱元璋緩緩抬頭看了一眼朱允炆,卻只看到了他氣定神閒靠在椅子上的模樣。

 “其實……有一個地方有叛亂。”

 朱元璋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選擇相信朱高煦,相信自家孫子。

 “不過能不能放他出去,便是太孫也做不了主,還是得看陛下。”

 時隔多日,朱允炆又用上了“皇爺爺”這個稱呼。

 “遼東都司的事情,讓他們把事情壓一壓,等魏國公和宋晟他們去了雲南再上奏。”

 就目前來說,朱高煦所提出的政策,除了關乎未來的以外,其餘接近當下的政策幾乎沒有出錯,值得朱元璋信任。

 “那西陽哈是海西女真兀者部的頭人,麾下有部眾上萬,前元至正年間朝貢前元,獲得了掌管吾者地區野人女真的資格。”

 只是他這樣的決定,讓朱允炆很難接受。

 這種局面下,偏偏朱高煦還展現了不該有的才能,並且連理政思路都大致和朱元璋一樣。

 朱濟熺與朱尚炳收回了目光,可朱高熾卻惴惴不安,他很清楚,這個矛盾來源於自家弟弟。

 “不行……”黃子澄搖搖頭:“雲南土司雖然蠢蠢欲動,但畢竟還沒有動手,而且陛下派了魏國公等諸多良將前往鎮守,不缺一個還未上過戰場的郡王。”

 今年蘇松二府的這筆錢,不管怎麼樣,都得花出去。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蘇松二府的人得了利,如今在廟堂上附和太孫的人也變多了。”

 忐忑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朱高熾只能強制自己將注意力放在了桌上的奏疏內容中。

 “另外……”

 這樣固然是照顧了自己,可這樣更說明了朱高煦的重要。

 一旦暫停了蘇松二府的賦稅,金銀銅礦又無法及時開採,那朱允炆想要做的這件事就得往後推遲好幾年。

 黃子澄點頭附和,看樣子對齊泰所說的話都十分認可。

 “這消息應該才剛剛送到武英殿,太孫不知道也正常。”

 “你我最好在這段時日裡勸太孫打消這個念頭,不然放燕嫡次子煦離京,日後必遭反撲。”

 “嗯……”齊泰微微頜首:“那燕嫡次子煦放出去容易,想讓他回來就困難了。”

 對此,齊泰也做解釋道:“吉林船廠如今駐紮一千軍戶和三百匠戶,開墾的田地約兩千餘畝,無法自給,每年都靠遼陽都司運送糧食才能維持。”

 朱允炆轉過身去,拳頭緊緊攥著:“我知道他無心與我相爭,但匹夫無罪…懷璧其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