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二千 作品

第101章 西南欲亂

“事情如陛下預料一般,蘇松二府的許多大富戶和鄉紳都購入了大量的寶鈔,據下面的兄弟們粗略計數,恐怕不下三十萬貫……”

 清晨,乾清宮內……

 當熟悉的武官跪在地上與拔步床內穿著中衣準備入睡的朱元璋稟報時,朱元璋也用手中的一本奏疏在腿上拍打了兩下。

 “三十萬貫……”朱元璋沉吟:“看來他們的生意做的不小,田地也沒少買,居然要準備這麼多寶鈔來抵稅。”

 “是!”武官低頭回稟:

 “據所裡的兄弟們清查,加上二府《魚鱗圖冊》對照,蘇松二府的田地有四成都為城中鄉野的富戶鄉紳所據,另有一成土地歸衛所,剩餘五成田地才歸百姓耕種。”

 “二府內,依附於他們的佃戶不下萬人,身份難以查明。”

 武官的話,道出了蘇松二府的經濟常態。

 由於剛剛開國,大明的土地兼併情況還不算是特別嚴重,但如果放任不管,那富戶們還是能在十幾年內將大部分農民的土地給全部兼併的。

 不過,朱元璋並不擔心江南的土地兼併,比起江南,他更擔心北方,這也是他為什麼採用朱高煦“以鈔抵稅”建議的原因。

 只是不等他有所反應,朱元璋卻一句話將他的所有計劃打亂:“中軍都督府的宋晟不錯,我有意讓魏國公節制雲南,授宋晟為總兵官協從。”

 朱允炆接過抿了一口,稍微潤了潤嗓子後才道:

 但實際上他們依舊掌控著地方的礦藏、軍隊和柴米油鹽醬醋茶等經濟命脈。

 這樣的局面下,六部和五軍都督府想要改土歸流並不是那麼容易。

 朱允炆拿起了那本關於水利的奏疏,李帶班也順勢接下,作揖回禮後離開殿內。

 這還只是貢生外出之後不到半個月的情況,可見地方水利如何糜爛。

 當然,他們也並非是真的不想交錢,而是因為是真的沒有錢。

 “這麼多人想要遷移去雲南,戶部那邊所出錢糧恐不下百萬,今歲支出恐怕……”

 如今雲南金銀銅礦數量如此之多,等地方土官知道了它們的價值,恐怕是大明不動手,他們也要提前對大明動手。

 只是他們這些小人物的想法,始終影響不了廟堂上的人。

 正因如此,朱元璋確定了對雲南採取“三江之外宜土不宜流,三江之內宜流不宜土”的方針。

 面對這樣的局面,朱允炆腦中思緒萬千,可饒是他思緒萬千,卻還是快不過朱元璋。

 在那牌桌上,不會玩牌的朱高煦總是輸錢,每日多了百來文,少了也有五六十文。

 不過對於朱元璋來說,不管這群衣冠禽獸再怎麼轉變立場和態度,他們終究阻礙不了自己……

 “你明日差人去給我取幾本他註解的兵書,我閒暇時看看。”

 六部尚書與都察院、五寺、五軍都督府及國公府各高官分別站在廣場第一排。

 “礦匠們勘察後,認為僅九華山便能出銅錢十餘萬貫,雲南等處銅礦能出上百萬貫……”

 可是晉王朱棡私信傅友德的事情成了朱允炆的一根刺,他很難相信傅友德,並將雲南交給他。

 如今雲南價值倍增,金銀銅礦牽連‘以鈔抵稅’,每抵一年稅,都能讓地方上的鄉紳富戶少交六成的賦稅,他們自然不願意駁回旨意來讓自己生氣。

 “陛下有口諭,遷移……”

 武官將朱元璋的原話如實告訴兩位緋袍武官,並選了其中一人前往東宮。

 春和殿內,坐在屏風背後的朱允炆對緋袍武官示意退下,緋袍武官也不曾停留,只是作揖回禮後便轉身離去。

 近三百份水文整理文書中,合計開塘堰八十七處,河道十二處,陂渠堤岸四十八處。

 看著眼前滑稽的場景,朱允炆略有吃驚,但坐在金臺之上的朱元璋卻眼神平淡。

 不得不說,他那孫子對錢鈔的腦筋還挺靈活,在這方面自己不如他。

 眼下的大明其實還有很多名將,諸如吳高、顧成、瞿能、何福都是名將,但他們眼下都被四川、甘肅、遼東等地的邊患和叛亂拖住,抽不出身子。

 以往阻止百姓充軍戍邊,不過是擔心百姓離去太多,自己家鄉富戶鄉紳沒了佃戶罷了。

 朱元璋坐在金臺上,朱允炆則是站在金臺前。

 朱元璋微微頷首,見狀朱允炆上前唱聲:“二十七年九月初一,經……”

 待朱允炆跟上朱元璋,此刻朱元璋已經坐上了車輿,朱允炆也跟著走了上去坐下。

 “武定侯與長興侯年紀大了,雲南又多有瘴氣,讓他們去總不太好,至於曹國公……”

 武官見狀也作揖應下,而後見皇帝沒了吩咐,這才退出了乾清宮,從太監手中接過燈籠走出乾清宮門,在這裡見到了兩名等候許久的緋袍武官。

 “知道了,你退下吧……”

 正因如此,朱元璋不太想讓李景隆出鎮雲南,畢竟這次雲南的改土歸流需要很長時間,一不小心就會讓李景隆陷入雲南的這個泥潭裡。

 可是自雲南金銀礦山的消息傳開後,這些廟堂之上衣冠楚楚的大臣卻再無一人站出來反駁皇帝的旨意。

 “皇爺爺萬福,太孫千福……”

 “爺爺,高煦那邊已經禁足快半個月了,是否可以放他出來了……”

 況且眼下徐輝祖忙著平定沿海倭患,恐怕也很難抽出身去。

 要知道這些東西不是寶鈔,而是真金白銀。

 原本他是想不通的,但這樣的不解隨著朱高煦那日的‘錢鈔法’而被疏通。

 這個“錢”不是指他們窮,而是指他們沒有銀子和銅錢。

 “曹國公我另有安排,不能讓他前往雲南……”朱元璋緩緩開口,每吐出一個字都讓朱允炆緊張萬分。

 內心犯愁的朱允炆只能硃批回應,建議將水利修建推到秋稅上交以後。

 此舉在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等三江部分地區置府、州、縣時土流兼治,府衛參設。

 朱允炆見狀跟了上去,百官也紛紛散場,前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不過為了保險起見,他將日前抵達南京的宋晟派給了徐輝祖,想來有宋晟協從,即便徐輝祖能力不足,也不至於遭遇慘敗。

 “你差人告訴太孫,遷移柳樹灣高石坎的百姓前往雲南,另外從江西、江北選七千戶編入軍籍,來年開春前往雲南戍邊。”

 伴隨著“平身”的唱禮與殿前豹韜衛手中的淨鞭打響,九月的第一場早朝開始如期舉行。

 李帶班沒說完,朱允炆卻拿起了戶部的奏疏,皺眉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