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256章 錦州的哥薩克(第2頁)

 面對與華夏的全面衝突,因為海港、人口和資源等因素,沙俄將兵力重點部署在了東北地區。

 在這裡,沙俄陸軍已經聚集了近15萬人,但扣除駐守各處和港口要塞的守軍之外,能夠用於野戰機動的兵力已不到10萬,其主力為1902年初開始組建的東西伯利亞集團軍。

 至於蒙古各部和新疆,沙俄僅在那邊各部署了數萬人的軍隊。

 當然華夏國防軍在那些方向上,目前也沒有投入太多的力量,因此在那些地方暫時仍會以小打小鬧為主,距離真正大動干戈還得再等些時日。

 對於十分看重的東北地區,其實沙俄早在1895年時,就已經制定出第一份系統的陸軍作戰計劃了。

 此後,隨著局勢的不斷變化,沙俄的作戰計劃也進行了數次調整,直到戰爭爆發這年形成了最終的版本。

 這些計劃不論是哪個版本,其核心精神都是一貫的,總結起來就是,先行固守,步步為營的阻擊遲滯國防軍的推進,待集結足夠的增援後,再以一場會戰,奠定最終的勝局。

 總之,沙俄人對於戰爭初期己方會處於較弱一方這一點,倒是很有自知的,並準備爭取來大約半年的時間,將大約3個軍的兵力從烏拉爾及更西的地區轉運到遠東,再進行決戰。

 對於華夏國防軍,沙俄人實際上是極為蔑視的,認為只要攢夠計劃中的兵力,就能輕而易舉的打敗對手,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戰略目標。

 此外,在這份計劃當中,其實只包含了陸上作戰的內容,至於沙俄海軍應該發揮的作用,以及如何開展陸海聯合行動,則完全未被考慮。

 這就是被人稱為“要塞艦隊”的沙俄海軍的尷尬之處,而且即便是遠東艦隊本身,也從未對即將到來的戰爭提出過任何詳細的方案。

 不管怎樣,大的計劃總是有的,那就照此執行便是了,料想沙皇麾下有如此強大的帝國軍隊,贏得這場戰爭無非就是時間的問題。

 為了能夠更有效的開展作戰行動,1902年秋天沙俄軍方下令,將陸軍大臣步兵上將庫洛帕特金,調往東方,出任遠東陸軍司令,負責指揮東北地區的陸上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