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250章 新局面

在這個平行世界上,絕大多數的強國都在較短的時間內,承認了新生的華夏,並與之確立了全新的外交關係。

 唯一例外的沙俄,其實也沒斷了與南京之間的聯繫,還宣稱並非不可以步別國的後塵,對華夏予以承認。

 只不過,這必然是要有先決條件的,而且條件的內容是可想而知的。

 至於說華夏對沙俄表態的回應,當然,那也是當然的了。

 眼下,因為滿清的殘餘仍然存在,還有其昔日與列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需要修訂,所以在一段時期內,華夏涉及這些方面的工作依然十分繁重。

 這讓由原兩江外務司升格而成的臨時外交部,擔負了很大的壓力。

 就大多數列強而言,主要訴求是大清曾許給過他們種種的特權,如今若將之一筆勾銷,他們怎會輕易答應。

 依他們的意思,華夏總得要做些其他的補償,才能令其滿意。

 而且對於有的國家來說,大清還有賠款或欠款沒有償清,對於這些,華夏也一定要有明確的說法才能過關。

 此外,比較特殊的就是英國了,雖然其宣稱在貿易、關稅、通航等方面,都可以做出讓步,只依照與原兩江間的訂約原則重修即可。

 這樣的表態讓華夏政府感到十分的欣慰,因為若有英國做榜樣,其他國家就會好談許多,華夏對此自然求之不得。

 然而,當涉及到領地劃界的問題上時,英國人卻不願做任何的讓步,而且態度十分強硬,連帶著其他方面的談判都陷入了僵局。

 無奈,在當前仍有更大的困難和危局亟待優先解決的情況下,華夏對英國只得採取暫時擱置爭議,維持現狀的應對辦法。

 1900年9月,華夏首位正任外交部部長陳沅琪,率領規模龐大的使團出訪倫敦,受到了隆重的接待。

 在英期間,華英雙方代表基於各自面臨的困境,進行了協調商談,最後達成並簽署了一系列協定。

 其中關於香港,哈喇崑崙山周邊,以及拉達克等地區,華夏可以維持現有狀態,但保留以協商的方式繼續向英方討還的權力。

 關於雲南西部地區,英國則表示願意歸還華夏,隨後雙方還將約定時日重新勘定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