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249章 大事件

在防衛軍的壓迫之下,京城裡的滿清朝廷再一次陷入到極度的恐慌之中。

 而且這時,駐於京北狹長通道上的清軍主將鐵良,再度發來急奏,以措辭急切以致激烈的口吻,建議朝廷速定決斷。

 否則兩江軍隊若繼續襲來,以鐵良手中的戰力根本無法有效堅守,屆時京城必將陷入重圍,後果堪虞。

 兩日後,堅持耗在陣線多日的良弼所部,終因傷亡過重主動退出了防線,撤回到臨榆近邊。

 在其退走之後,防衛軍第二軍一部才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慢悠悠的佔領了這些被遺棄的陣地,之後繼續向東緩慢的壓去。

 在此情況下,蔭昌、善耆和毓朗等人認定臨榆無法堅守,在商議之後決定棄守,帶著萬餘清軍直接退守山海關。

 就這樣,在多爾袞率領八旗大軍邁入山海關的二百五十六年後,清軍再次迴歸起點。

 只不過當年,他們是強勢崛起的一方,是進攻者的角色。

 如今卻即將被趕出關外,變成了困守危局的一方。

 這攻守相易之間,不禁令人感慨。

 只不過,此時京城裡的滿清朝廷,可是無暇顧及這些。

 眼見大勢已去,京師已然無法繼續堅持下去,他們最終接受了領軍將領們和沙俄公使的建議,緊急退往關外東北,以圖後報。

 隨即,光緒皇帝發佈明詔,宣稱兩江陳濟懷等人為叛逆,號召天下共同討伐。

 當日,以兩宮為首的滿清權貴們,有能力追隨出逃的旗人們,還有一些依舊抱有死忠之心的漢臣們,拖家帶口的往北離開了京城。

 他們沿著順義、懷柔、密雲一路北逃,又在兜了一個大圈子後,最後逃向了奉天,其間的倉皇悽苦,毋庸細說。

 清帝離京後的隔日,防衛軍第一軍所部開進了四九城,大清曾經的帝都,終於以和平的方式完成了交接。

 入城之後,防衛軍各部嚴守軍紀,城中各坊巷皆能保持安定,各處宮宇古蹟府庫文珍也得到了很好的守護。

 京師在渡過了最初幾日的戰慄不安後,很快就恢復了昔日的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