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227章 清俄密約

日本用了數十年的時間積蓄力量,終於在光緒二十至二十一年間的戰爭中,擊敗了大清,實現獨佔朝鮮。

 這個成果也是他們通過這場戰爭,得到的最大收益。

 然而,好景不長。

 戰後沒多久日本人就發現,自己千辛萬苦取得的“戰利品”,卻被沙俄輕而易舉的竊取了。

 朝鮮君民敵視日本之心由來已久,面對日本的侵略,失去大清為靠山的朝鮮高層,迅速倒向了沙俄,試圖依仗其抗衡日本。

 為了應對這種變化,日本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在朝鮮發動了政變,控制了高宗李熙和大院君李昰應,誅殺了朝鮮的實際掌權者王妃閔氏。

 這場“乙未事變”發生後,消息很快就擴散向了全世界,輿論譁然,影響極為惡劣。

 日本人一時間成為野蠻、兇暴和殘忍的代名詞,變成了被人防範和敵視對象。

 朝鮮王京的列國使領館,也都在事件發生後加強了警備,對出現在其周邊的日本人或看著像是日本人的傢伙,都分外忌憚。

 十分被動的日本政府,只得採取各種公開的措施,竭力補救,然而更大的惡果還是很快就到來了。

 “乙未事變”發生後,沙俄方面的反應異常激烈,並且加強了在朝鮮的軍事部署。

 同時沙俄公使不斷的勸說李熙進沙俄使館避難,其安全也將由位於貞洞地區的各國使館一同負責。

 在其慫恿下,1896年2月李熙攜王儲,在沙俄武裝人員的保護下進入了沙俄使館,而且一呆就是一年,即為“俄館播遷”。

 沙俄這種“挾國王以令朝鮮”的做法,令日本和朝鮮的親日派更加被動。

 因為,自李熙入俄館之後,加蓋王印的王命就不斷從俄館中發出。

 這一道道敕令的內容,無非都是對朝鮮的親日派進行討伐,和與沙俄進行各種“合作”。

 由此,沙俄在朝鮮獲得了一系列的特權,也名正言順的得到了插足半島事務的機遇。

 在此情況下,無力對抗沙俄的日本,只能無奈的選擇與其“共享”朝鮮,並簽訂了妥協的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