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216章 禁止前進(第3頁)

 北洋於朝鮮北部雖屯有重兵,然主將不思進取,只顧抱團龜守,不知出擊進佔。

 致使分兵而來的日軍,在北進途中未受阻攔,進展順利。在其相繼完成會合後,至9月已漸成對平壤的合圍之勢。

 直至此時,葉志超等審視局勢,才發現清軍大隊皆聚於平壤,而側後兵力薄弱,一旦被包抄,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他屢次懇請李鴻章,速增添重兵加強己軍後路。另有大同江口一帶亦需調兵嚴防,以阻日本海軍溯江而上,夾攻平壤。

 李鴻章無奈,只得再將可用的淮軍精銳,調派前往。其中由海路運送的部隊,則令北洋海軍予以護送。

 有此前因後果,終於引發了在9月中旬,清日之間陸海兩處戰場上的大對決。

 其中率先開始的,是陸上在平壤發生的大戰。

 就在清軍還在不斷調兵之際,已經完成合圍的日軍,終於發動了全面的攻勢,雙方主力在平壤城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攻防戰。

 此戰,兩邊的兵力大體相當,清軍也一度給日軍造成了極大的殺傷。

 然而清軍在主將葉志超的主張下,未敗先退,又遭日軍伏擊,諸軍各自為戰,終成潰敗,損失慘重。

 此後清軍又一路北奔,至9月下旬時竟然已經全部逃入本國境內,完全退出了朝鮮。

 日軍經此一戰,便控制了整個朝鮮,再加之海上決戰也獲得了勝利,似乎從此已完全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日本上下,沒想到勝利來得如此輕易,士氣大振,也徹底的拋棄了對大清僅存的忌憚。

 於是日本軍方蠢蠢欲動,意欲進一步向前推進,試圖將戰火燒到大清的國土。

 就在這時,日本戰時大本營卻收到了,來自日本駐兩江總領事的急電。

 電報中稱,兩江外務司剛剛召見了他,並且要求,日軍的行動應嚴遵雙方此前的議定,禁止向大清本土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