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216章 禁止前進(第2頁)

 清廷中以清流為骨幹的主戰派們,對北洋橫加指責,認為其勞師糜餉,畏敵不前。尤其將矛頭指向了北洋海軍,丁汝昌更是首當其衝。

 這些頗有黨爭嫌疑的言論,卻得到了光緒皇帝的贊同,於是朝廷頻頻下詔申斥,甚至嚴旨懲罰,還繞過李鴻章直接下達軍令。

 清廷的瞎指揮,除了添亂,並無益處,但間接的給北洋海軍帶來了重大的損失。

 8月底,在被屢番催促之下,本於大沽操練新艦的方伯謙,極不情願的率領麾下的編隊趕赴威海,準備加入北洋海軍的大部隊。

 當這支小隊於這日晚間抵達威海,正在進港時,或許是新募的水兵訓練不足,又或是因為方伯謙的指揮不當,“寧遠”號竟撞上了淺灘中的暗礁!

 排在隊列之首的“寧遠”號突然觸礁,讓後面魚貫跟進的友艦措不及防,紛紛避讓。

 混亂之中,位於編隊末尾的“嘉遠”號沒能控制好航速,一頭撞上了前方的姊妹艦“泰遠”號。

 其艦艏鋒利的撞角,此時卻成為了友艦的噩夢。“泰遠”號的側舷被撕開了一個大洞,損壞之嚴重,尤甚於“寧遠”號。

 這兩艦在經過緊急搶救之後,才勉強保住,但至少在數月之內皆無法出海,且必須要入塢大修才堪再用,而威海又無此條件,著實難辦。

 如此一來,原本被北洋海軍寄予厚望的生力軍,尚未出師便折損一半,而此事件更是驚起波瀾一片。

 事發之後,李鴻章和丁汝昌商議,擬對受損兩艦的管帶方伯謙和林穎啟,予以袒護。這自然也是為了防止政敵抓住把柄,趁機攻訐。

 然而素來瞧不上此二人行徑的劉步蟾,卻不依不饒,斥責其損壞如此昂貴的國家重器,愧對朝廷黎庶。

 他還直接上書李鴻章,請加以嚴辦,以正軍紀。

 在此情形下,李鴻章也擔心處置不慎,反有連帶。於是主動請旨,將當事人革職下獄,待戰後依律從嚴治罪。

 就在北洋為後方諸事困擾,忙於應對之時,戰場上的形勢也已日趨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