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37章 兩江總督(章尾有輔文)(第2頁)

 然後,欽差大臣曾國藩就北上了。

 他提出的剿捻方略是,“重鎮設防,劃河圈圍,清野查圩,馬隊追蹤”,“以有定之兵,制無定之寇”。

 然而,捻軍勢力正處巔峰。而曾國藩更是無法有效的駕馭淮軍。

 因此,曾大人的剿捻工作,很不順利。

 導致,朝廷對曾大人,很不滿意。

 後來,京裡面決定換將了。

 再後來,李鴻章接替了曾大人的位子。

 而曾大人則轉任了直隸總督。

 李鴻章接辦剿捻事務後,陸續將淮軍大部調往了北方,而且還持續的進行了擴軍。淮軍的軍力,由此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在這一時期的西北,從前幾年就出現的回亂,規模也在進一步擴大。以致當地軍政糜爛,朝廷屢次換將,也難有進取。

 無奈之下,清廷選調左宗棠為欽差大臣,陝甘總督。讓他率領楚軍,赴西北平亂。

 回亂與捻軍,有些勾結。

 楚軍與淮軍,也就有了些合作。

 可不管他們的關係處得怎樣,在江南地區,各系的軍力都逐步被調走。漸漸的,這裡就只剩下商團一家了。當然這是後話。

 反正新任江督,陳濟方要去江寧城上任了。

 可等他到達時,卻被看到的景象,氣得又想去提兵。

 江寧,金陵,南京城……無論聽到這座城市的哪個名字,人們能憶起的都是它的繁華勝景。

 儘管這座江南名城,陳濟方曾到訪過無數次。可如今眼前的,卻讓他認不出來這是哪。

 舉目所見,到處都是斷壁殘垣,碎磚爛瓦,街巷空蕩,四郊田荒。

 這是經歷過怎樣的浩劫,才能讓這裡變成這樣。

 邊走在城中,陳濟方邊恨得咬牙切齒。看著他的兇相,嚇得隨行的屬吏們,一個個戰戰兢兢。

 恨歸恨,氣歸氣。陳濟方自己也知道,眼下的他不可能再為此去引軍打上一仗。

 他能做的,就是全力安撫好百姓,努力把這座城市恢復起來。相信以陳家在江南的聲望,可以事半功倍些吧。

 他命人,全面清查一下江寧的現狀。並且估算一下受損的情況。

 這項工作,很辛苦。得到的結論,更讓人心碎。

 江寧的受破壞程度,是驚人的。人口、錢糧、基礎,都損失巨大。如想恢復,任務將十分艱鉅。

 甚至有人估計,江寧若想恢復大概,至少也要十年以上。還有人建議,乾脆將總督衙門移駐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