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琅歲玥 作品

第15章 引湘入江

    太平軍在無錫的對手,又換回了清軍。
 


    這些清軍,是一路敗潰下來的,和從宜興增援來的。商團已經放棄的無錫,便成為他們的聚集之地。在那裡,他們硬著頭皮又守了兩天,隨後便又繼續潰逃。這次是直接穿過蘇州地界,退入了浙江嘉興。
 


    攻佔無錫後,太平軍終於在四月中旬,開始觸及蘇州外圍。這裡已經到了陳濟懷劃下的防禦紅線區域了。
 


    陳濟懷定下的防禦陣線,是北起常熟,南至蘇州。這段長江口與太湖之間的狹窄地域,正好有利於商團南軍並不厚實的兵力進行作戰。同時這裡距離大後方上海又不算遠,交通便利,便於補給和調度。
 


    這樣常熟和蘇州兩城,就成為這條防線北南兩端的守護要點。
 


    由於北路太平軍頓於江陰,常熟一時還未被戰火波及。便暫且按下,單說蘇州方向。
 


    蘇州城,位於陽城湖和太湖之間的狹窄地帶上,是京杭大運河南段的重要樞紐,城內及周邊水網密佈。城東直連婁江,可經水路通往崑山。城南有吳淞江,貫通太湖、大運河,可直至上海。
 


    這密集的水網,既可以用作狙擊太平軍的天然屏障,又便於運輸調動。甚至可以使用武裝火輪船,支援陸上作戰。因此蘇州城,被陳濟懷定為整個防線的支撐點。
 


    當然,這也是陳濟方的主意。商團北軍一時不得南下,遠在北方的陳濟方,也只能為兄弟們出謀劃策,做好參謀工作。
 


    蘇州城如此重要,甚至在商團南軍的防線上,重要性遠超過其他要點。因此陳濟懷在此集結了重兵。奈何南軍的總兵力就那麼些,這支重兵也不過是以商團第二團(編三個營)為主力的不到五千人。
 


    這已經是商團南軍近半數的兵力了。
 


    兵力短缺,這是陳濟懷要面對的最大難題。隨著太平軍不斷逼近,戰事迫在眉睫。陳濟懷也在這個最大難題的困擾下,愈發的感到憂慮。
 


    陳堂離世後,依例應該歸葬鄉里。但彌留之際的他,自知戰亂未息,恐難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