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瑪聯盟 作品

第十三章 火炮和火藥配方

到了冬天,農民都閒了下來。這一年也就過去了。(想的美,怎麼可能閒著)

 不少農民來到康斯坦察、圖爾恰、曼加利亞等地來找活幹,賺點錢貼補家裡。

 多布羅加主也有了不少建設項目,碼頭、城牆、教堂等建築都在進行建設或者擴建。另外軍隊也已經招募完畢,總計七千人的農民被召集起來訓練,他們的家屬也在康斯坦察耕田紡織,這也在無形中提振了康斯坦察的繁榮。

 新招募的士兵大都是農奴和山民,雖然沒什麼見識,但卻比較淳樸和聽話。他們內心簡單,心裡面沒有城裡人的小九九,最是容易忽悠。這些人,只要訓練和忽悠好了,絕對是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

 同時在康斯坦察,彼得還修了幾門岸防炮。炮臺一般是石頭修築的,抗鐵球炮彈打擊能力很強。但艦船則不一樣,眼下的艦船,一直到19世紀中期,都是木製的船身。對於鐵球炮彈的抗打擊能力,是很有限的。木頭戰船和石頭堡壘內的岸防炮對轟,鐵定要吃虧的。並且,岸防炮可以造得很大很重,威力十足。而木船上的火炮,往往受到很大限制,不能弄得太重。否則,小船裝大炮,大炮的後坐力,沒準會把木船弄翻了。

 瓦拉幾亞是沒有造炮能力的,也沒有造炮的工匠。眼下還是14世紀末,鑄炮工匠,絕對算是歐洲頂級的人才。即使在那些大國,會鑄炮的工匠,也是高端人才。彼得很難招募到鑄炮工匠。因此,他只能選擇去買炮。

 過打聽,彼得得知,神聖羅馬帝國鑄炮水平很一般,只能鑄造小型青銅炮,用於陸戰。這是因為,神聖羅馬帝國,是一個陸地為主的國家。而且,帝國南部地區,靠近阿爾卑斯山脈,火炮需要便攜,且能夠翻越阿爾卑斯山。所以,火炮不可能鑄很大。而岸防炮臺所需的火炮,必然是重炮。所以,神羅帝國的火炮,明顯不符合要求。

 不過,因為還沒有進入航海時代,歐洲人還不太重視艦炮威力。所以,流行這種小威力的青銅炮,也是在情理之中的。歐洲火炮技術的發展,大約是在16世紀,因為海戰需要,發展出了“紅夷大炮”這樣的重型火炮的。

 而且,青銅火炮,根本不能造太大口徑的。因為,青銅有一個重大缺陷——過熱後容易變軟。

 口徑小一點的青銅炮還好,大口徑的就不同了。口徑大的火炮,膛壓很高。當炮管過熱後,炮壁變軟。青銅過熱後雖然不如純銅那樣軟,但終究軟化了。小口徑的膛壓還好,大口徑炮因為膛壓很高,很容易在過熱情況下發射時,使得炮管內壁變形。這樣的話,火炮就廢了。

 因此,青銅炮是不能鑄太大的,只能鑄造中小型的。想鑄造重炮,只能選擇用鐵鑄造火炮。而且,鑄鐵火炮,比青銅炮成本低太多了。畢竟,在瑞典大銅礦開發和荷蘭人獲得日本銅之前,歐洲銅價還是很貴的。用大量的銅鑄造重炮,成本絕對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