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7章 補償方案


 對於劉靜怡給自家管理人員和後勤人員抬高身價的說法,李月祺表面上雖然不露聲色,但是心底裡卻深感不以為然。

 李月祺從小就在國企氛圍下長大,當年華國經濟不發達,大型國企工業企業就是國家的命脈,經常是一個大型國企,就能撐起一座城市。因此很多城市都是圍繞著大型國企配置建設的。

 而且由於當年的城市建設也不發達,各種基礎設施包括銀行、醫院、學校、市場、影院等等都十分欠缺。為了更好的服務這些國企員工,這些國企就自己出錢,在自己的企業周圍,建設了大量的基礎設施。造成了整座城市最發達的地區,就在這些國企周邊的情況。

 像李月祺從記事開始,自己上學讀的是廠區的子弟學校,生病了去醫院去的是職工醫院,吃飯改善生活吃的是廠區大食堂的大鍋飯,甚至連看電影都是在廠區內自建的電影院看的。這些學校老師、醫院醫生、食堂的廚師、甚至是電影院的服務員,都是工廠的正式職工。整個廠區就是一個小社會或者說小城市。

 李月祺小時候看到過老媽拿回家的檔案,上面清清楚楚的寫著,她們廠的正式職工2730人,其中一線生產檢修的職工只有832人,其餘全部是後勤管理人員。除此之外,還有5600多名集體工和臨時工之類勤雜工的。

 當然了,如果廠子效益好的時候,這些後勤人員和臨時工們,還都是養得起的。可是後來廠子慢慢效益下降,這些人就被廠區推向社會,自謀生路去了。

 李月祺從小就記得很清楚,每次廠子裁員的時候,都會有無數的家庭愁雲慘淡,各種找門路、找關係的會成為那段時間的主要話題。

 因此,李月祺知道,像中航鋰電這種老牌軍工企業,如果奇蹟投資接手後,一定會打破原有的生活結構和秩序,到時候又是各種老員工、退休職工找門路、找關係,如果一旦處理不善,自己的這筆投資打了水漂不說,還很有可能把奇蹟投資拖入泥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