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嘯木 作品

第726章 第三次移民潮(第3頁)

    “陛下,臣認為這是朝廷為了穩定。

    第一次移民潮,朝廷明顯是為了穩定地方。

    從這些年海外疆土陸續成為行省,這就表明漢人在當地已經超過一半。

    沒有漢化的環境,當地官員想要漢化土著,那也做不到。

    只有漢人和土著雜糅生活在一起,以華夏文明的強大吸引土著,這才能讓當地快速漢化。

    海外諸省的穩定,離不開大量移民的幫助。

    第二次移民潮,那是為了藩屬國的穩定。

    帝國現在每年與藩屬國的貿易額,早已超過億兩銀幣。

    陛下聖明,早就看出來藩屬國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藩屬國在海外儘快佔穩,他們就能大量採購帝國的商品。

    只有同文同種的漢人,才能聽從藩王的支配,快速穩定藩屬國。”

    皇帝蘇河開心的稱讚道:“李尚書,你說的沒錯,前兩次移民潮,確實是為了穩定。

    這樣淺顯的道理,很多人還認不清。

    朕多次在報紙上看到批評,言談移民勞民傷財,這些人對於國政一點都不懂。

    李尚書能看出前兩次移民潮,那對於第三次移民潮,也應該有所預見。”

    李巖聽到皇帝蘇河這麼說,他神情一震。

    這種加速移民的現象,竟然是朝廷主動推動第三次移民潮。

    朝廷為什麼要這樣做?

    現在海外行省與藩屬國情況都已經穩定。

    這些地方一定會吸引國內某些人,這屬於正常的移民,不需要管控。

    李巖突然想起他翻越戶部資料時,看到的一組數據。

    他立刻躬身行禮道:“陛下是認為現在出生人口太多,提前進行移民疏導,為將來的青年人口,留出足夠的空間。”

    “來人,賜座。”

    皇帝蘇河聽到戶部尚書李巖這樣說,他認可了李巖的才能。

    這人做事有些中庸,但頭腦確實很靈活,適合做一些難度更高的事情。

    皇帝蘇河笑著說道:“李愛卿想到的沒有錯。

    李愛卿應該注意到,從帝國立國以來,每年的出生人口都暴漲。

    現在帝國七億人口,十五歲以下的人,就高達一億七千萬。

    帝國接下來的人口,依然會不斷的暴漲。

    朝廷做事必須要有前瞻性,不能讓人口不斷的聚集。

    要讓大部分人,都能有事做。

    無所事事的人太多,就會形成流民。

    朕可是知道流民的可怕。”

    李巖恭敬的說道:“這個情況,必然會發生。

    對於大部分百姓來說,生孩子賺大了。

    孩子長大就是一個勞動人口,能為家庭賺來很多錢。

    朝廷又是按人口分配土地,家庭人口越多,他們就能分到越多的土地。

    哪怕是女孩都能分到土地,這樣很多家庭都無後顧之憂。

    最重要的兩點,第一點就是朝廷取消了丁口稅,完全徹底的取消,沒有把丁口稅隱藏在其他稅種之中。

    歷朝歷代,每次取消丁口稅,都會迎來出生潮。

    第二點就是朝廷糧食產量年年增高,能為百姓提供廉價穩定的糧食供應。

    只有吃飽飯,百姓才有生育的想法。

    現在廉價的糧食,養一位孩子所需要的花費又不多。

    百姓不需要擔憂生養問題,生孩子又能為家庭帶來不菲的利益,百姓普遍傾向於多生。

    臣看到戶部的資料,年輕的家庭之中,普遍都是三四個孩子。

    更有甚者,生育七八個孩子。

    這還是一夫一妻的家庭,一夫多妻的家庭,生育孩子的數量更多。”

    李巖再次稱讚道:“臣想到這裡,就感覺朝廷政策的精妙。

    帝國之後出生的人口,現在還沒有成年,依附在父母的羽翼下。

    等他們闖蕩社會,移民海外已經成為一股風潮。

    他們無法在帝國立足,必然會前往海外討生活,這能讓帝國更穩定。”

    皇帝蘇河滿意的說道:“李愛卿已經分析明白,戶部要為移民提供便利,限制人口流動,壓抑百姓生育的方式,絕對不可取。”

    大華帝國從不怕百姓多生,只怕百姓少生。

    哪怕是帝國人口再多,國內無法養活,那就去國外搶。

    世界上好的地盤那麼多,只要有充足的人口,皇帝蘇河就不怕搶不到。

    現在各大藩屬國,歡迎帝國的移民政策,人口暴增這個問題很容易解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