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第107章舉薦藺相如

    當歷史追溯到風雲激盪的三國時代時,有人會禁不住讚歎桃園結義的男兒胸懷;有人會追思三國英雄人物的鬥智鬥勇;有人不禁會想到“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的曹操……可是有誰記得,在十八鎮諸侯共同推舉“四世三公”的袁紹為盟主,攻打董卓之後,先鋒孫堅在滿目瘡痍的洛陽所獵獲的那一塊石頭?

    孫堅和曹操的選擇不同,他選擇佔據洛陽、把持那石頭所雕琢而成的玉璽。而且他為了這塊美麗的石頭,壯志未酬身先死,在途經荊州之時被劉表所害。

    孫堅臨死前最後看了一眼玉璽上的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而後才溘然長逝。這塊玉璽何以會有如此魅力,能夠讓無數英雄趨之若鶩?

    其實,它就是為人們耳熟能詳的“和氏璧”。

    關於和氏璧來源的最早記載先應見於《韓非子》、《新序》等書,其記載的情節大同小異。和氏璧的橫空出世要歸功於一個琢玉高手,這個人即為卞和。

    卞和生於春秋時期,具體的生卒年不詳,在當時,卞和只不過是個普通百姓,和氏璧的發現卻讓他一躍成為受人矚目的人物。

    這日,卞和照例在楚山尋找可以雕琢成器的玉石,為自己的琢玉生計上下奔波。可是一直到日上三竿,卞和都沒有發現一塊可以入眼的玉石,失望之餘不免嗟嘆不已。恰在此時,一群路人從山前經過,其中二人討論正酣,言及在荊山(今湖北南漳縣),有人看見一隻浴火鳳凰棲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俗語有云:“鳳凰不落無寶之地。”卞和聽罷此言,心中大喜過望,他斷定荊山上必有重寶,遂決意次日出發,趕往荊山,尋找那“莫須有”的寶物。

    次日,卞和背上行囊,朝著西南方向的荊山出發,數百里跋涉,他終於到達目的地。一見此山,高峰如雲,虎踞龍盤,正應了那句“山在虛無縹緲間”(白居易《長恨歌》)所描繪的景色。卞和遂更加堅定了此山有重寶的想法。

    皇天不負苦心人,經仔細尋找,卞和終於在山中發現一塊璞玉,即未經雕琢的玉石。雖然此璞玉就和一般的石頭無異,但卞和已有尋找玉石數十年的經驗,因而他只需要觀其形、聽其聲、辨其色,就可以慧眼識寶玉。

    在卞和所處的時代,職業存在著等級劃分。《管子·小匡》有言:“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柱石)民也。”所以士人(即做官者)的地位是最為顯赫的,“農”之所以能夠排名第二,不是因為統治者重視農民,而是因為在古代的小農經濟中,農業是一個國家的根本,嚴格說來,其財富、地位等尚不及工商業者。工商業者又不如為官者,能夠得到顯赫的地位和特別尊重。所以後三者,皆全力以赴的謀求一官半職。

    然而,《淮南子·齊俗訓》有云:“是以人不兼官,官不兼事,士農工商,鄉別州異,是故農與農言力,士與士言行,工與工言巧,商與商言數。”士、農、工、商,界限分明,要超脫這個界限,實現“鯉魚躍龍門”的奇蹟,要麼有才華,要麼有際遇。

    所以此刻卞和所等的機遇終於來了。只要將這塊璞玉交給楚厲王,自己就可以一飛沖天,從此改變命運。於是,卞和顧不得仔細欣賞那塊寶玉,乾脆星夜兼程趕往楚國國都鄀(今湖北宜城東南),將璞玉獻給楚厲王。豈料楚厲王在聽罷卞和有聲有色的言辭之後,對此璞玉的真實與否依然遊移不定,遂將國都中久負盛名的玉匠請來辨別。

    這玉匠早就聽說,有人給大王獻上了所謂的“寶玉”,一見之下,果然是個好東西。可他轉念一想,如果承認了這塊璞玉的貨真價實,就等於間接地承認了卞和的能力,大王一高興必然會對卞和禮待有加,那此後這偌大的國都,哪裡還有他的地位?

    於是這玉匠便心生一計,對楚厲王說道,此璞玉不過是山間一普通石頭,斷斷不是什麼絕世寶玉。楚厲王何許人也?一國之君,日理萬機,能夠開恩接見卞和,就已經彰顯了其仁慈和寬廣。不料此人竟然不識時務,敢欺君惘上。楚厲王大怒之下,將卞和推出大殿,削其左足。

    卞和躊躇滿志地來到楚都,不料卻遭此大禍,黯然歸返楚山。不久,楚厲王暴斃,武王繼位。卞和心念,天下人雖愚,但總還是有明智之人;楚厲王雖濁,但武王未必就不清明。於是卞和再次抱上璞玉,趕赴國都。

    他不知道,與其說是楚厲王昏聵,不如說是那個玉匠貪婪。而今卞和的玉石再次落入那個貪婪的玉匠手中,必然是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