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第77章商鞅變法

    春秋戰國是百家爭鳴的時代,這個時代人才輩出,其中法家的崛起速度發人深省。作為法家的傑出代表,商鞅通過改革,使弱小的秦國一躍成為能與齊、楚抗衡,爭雄於天下的大國,可謂勞苦功高。

    亂世有一個優點,即可以不拘一格任用人才,這為貧寒子弟向上流動提供了道路。在戰國時期,一個人只要有才華且有雄心壯志,就不會被埋沒。商鞅早年由於沒有遇上明主,所以鬱郁不得志,差一點枉死在魏國。商鞅渴望使盡平生所學,立名於當世,立功於後世。所以,當他聽說秦孝公為重振秦穆公的霸業而下令遍尋天下賢才時,商鞅毅然離開讓他徹底絕望的魏國,隻身前赴當時還是弱小的秦國。

    商鞅本姓公孫,名叫鞅,他是衛國國君某姬妾所生之子,後來之所以被稱為商鞅是因其在秦國封地的緣故。

    秦國雖然弱小,地處偏遠,但像商鞅這種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想見秦孝公一面也是很難。為了理想抱負,商鞅俯身低就求秦孝公的寵臣景監引見自己。

    第一次見到秦孝公,商鞅言辭懇懇,孝公卻昏昏欲睡,沒聽進商鞅的一言半語。事後,秦孝公責備景監,說他推薦之人乃迂腐呆滯之徒。

    景監也很無奈,這時商鞅再次求景監引見,景監對商鞅還抱有一線希望,所以再次答應了商鞅的請求。第二次召見,秦孝公懵懵懂懂,覺得商鞅說得有理,但不合他的心意。景監被秦孝公責備後,將商鞅當做出氣筒。商鞅說,他用稱王之道開導秦孝公,但是秦孝公急於求成。事不過三,經過兩次交談,商鞅已經完全探知秦孝公的心願,請求景監第三次引見。秦孝公第三次召見商鞅,果如商鞅所料,他很信服商鞅的話。

    原來秦孝公復業心急,復仇的心更加殷切,渴望在有生之年稱霸中原,重振秦穆公的雄風。古語云,欲速則不達。欲成大事,而又想在短短的幾十年內辦成,唯有施行霸道。

    後來,秦孝公召見商鞅幾次,商鞅都用稱霸之道開導秦孝公。秦孝公對霸道很痴迷,所以與商鞅交談時,他會不知不覺移席靠近商鞅,不厭其煩地聽其講解。

    法家注重的是刑罰之學,商鞅知道法家的弱點,即威嚴過重,缺少恩德。但諸侯國爭戰不斷,商鞅久不得志,加之秦孝公誠心重用,他只能賭上一把,利用嚴刑峻法,在最短的時間內增強秦國國力。

    面對疲弱的秦國,商鞅要輔助秦孝公稱霸,力圖一改舊貌只能施行變法。但商鞅變革遭到了保守派甘龍和杜摯的反對。

    商鞅告訴秦孝公,心思猶豫不決則必然拖累行動,如果行動不果敢,則必然勞而無功。見解高遠的人不會拘泥於俗見,而見解獨到的人也未必會得到眾人的認可。愚昧的人不會事先謀劃,即使事情成功了,他們也不明所以;相反,聰明人謀事於未萌,料事於未發,對前因後果清楚明瞭。

    這一席話的意思是,拘泥於俗見的人並不值得與他們商議變革大事,因為他們只會遵循過去的禮法,不懂創造。

    甘龍等老臣過於尊崇過去的禮法,認為流傳下來的老規矩才是治理國家的良策。甘龍說,“聖人不會通過改變民俗來教育百姓,有智慧的人不會胡亂更改祖上禮法。順應過去的民俗以教育百姓,不用勞神費心就能成功,沿襲祖上禮法治理國家,百姓的生活才會有序,行為才會有依據,天下才會安定。如果擅自變法,天下必然大亂。”甘龍是保守派,不僅不主張變法,還認為變法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變法的確會損害一部分人的利益,遭到他們的反對,但如果一貫安於現狀,唯祖上之命是從,則只會守成,無法壯大國力。甘龍的觀點並不符合歷史發展的要求。

    為反駁甘龍的觀點,商鞅朗聲說道:“聰明人負責制定禮法,愚蠢的人不知變通,天生註定是被聰明人的禮法約束的命。賢能的人懂得因勢變更法度,無能的人蠢笨如石,只會傻傻堅守,全然不知因時而變。”

    這幾句話,字字如利箭射中甘龍的要害,甘龍無言以對。商鞅話鋒逼人,霸氣凜然,老臣杜摯起身反駁。

    杜摯的意思是,如果沒有百倍的利益,最好不要貿然變更禮法;如果沒有十倍的功效,最好不要更換國家舊器。堅守祖上禮法不會有過錯,讓百姓安於俗見不會出現偏漏。如果當冒失鬼,肆意妄為,難免擾亂天下。

    杜摯的話不是沒有道理,但如果只因懼怕變法會帶來不利影響而一味排斥,勢必會喪失變法的最佳時期。

    面對這兩個頑固派,商鞅越戰越勇,他說道:“治世不一道,便(變)國不法古(《史記·商君列傳》)。”這話的意思是,治理國家並沒有亙古不變的禮法,只要有利於國家,舊的禮法是可以被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