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加鹽大伯伯 作品

第52章敗亡是必然的

    吳國連年的征戰終於為自己在諸侯中贏得了聲譽,而吳國屢次擊敗在東方稱霸的齊國更是震懾了中原諸侯,吳國以它強大的軍事實力為後盾,想要躋身中原諸侯國之列,進而稱霸諸侯、號令天下。然而吳國的這種企圖在其所號召的黃池會盟中只得到了部分的實現,可吳國為此付出的代價卻是沉痛的。

    魯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吳王夫差又一次戰勝了齊國,因而自信滿滿,決定向中原諸侯各國發出號令,於黃池舉行會盟。此次會盟的目的是顯而易見的,就是吳國要力爭中原諸侯霸主,以號令各國諸侯擁立周王室之名,為自己增加砝碼,讓各國諸侯誠服。

    根據《公羊傳》中記載,“吳在是,則天下諸侯莫敢不至也”。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當時吳國的強盛勢頭,各國諸侯都忌憚吳國用兵。可是,在《左傳》中記載黃池會盟的與會者時,卻是這麼說的:“夏,公會單平公、晉定公、吳夫差於黃池。”從《左傳》的記載來看,除了周王室的代表單平公之外,參加此次會盟的諸侯只有魯哀公與晉定公,根本沒有所預想的那種空前盛況。在《春秋經》中,對於參加此次會盟諸侯的記載也就簡單的一句,“公會晉侯及吳子於黃池”,而這與《公羊傳》中“天下諸侯莫敢不至”的描述是存在衝突的。

    那麼史書上為什麼會出現這種記載上的衝突呢?晉代的杜預在他的《春秋經傳集解》中為人們提供了這樣的解釋,他說:“盟不書,諸侯恥之,故不錄。”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之所以不把此次黃池會盟詳細記錄,是因為各國諸侯都以此為恥,因而不錄。通過杜預的解釋,這裡就又出現了一個新問題,即為什麼各國諸侯會以黃池會盟為恥呢?

    同為記述春秋時期歷史的儒家經典《穀梁傳》中有這樣一段話:“黃池之會,吳子進乎哉!遂子矣。吳,夷狄之國也,祝髮文身,欲因魯之禮,因晉之權,而請冠、端而襲其藉於成周,以尊天王。吳進矣!吳,東方之大國也,累累致小國以會諸侯,以合乎中國。吳能為之,則不臣乎?吳進矣!‘王’,尊稱也。‘子’,卑稱也。辭尊稱而居卑稱,以會乎諸侯,以尊天王。吳王夫差曰:‘好冠來!’孔子曰:‘大矣哉!夫差未能言冠而欲冠也。’”

    從《穀梁傳》中的這段話中,似乎可以找到晉代杜預所說的“諸侯恥之”的端倪了。黃池之會在這裡被看成是吳國向中原文化靠近的一次機會,而根本沒有被認為是吳國稱霸中原的會盟。長久以來,吳國一直被中原各諸侯國看成是夷狄之國,而此次會盟則表明了吳國在文化、禮儀上已經開始接近了中原諸國,懂得了尊卑貴賤之分。吳國雖是東方的大國,現在卻以謙卑小國自稱而大會諸侯,這正符合中原各國的文化。吳王夫差說:“好帽子拿來!”孔子卻說:“夫差連帽子的等級都不分就想要戴帽子,真是口出狂言!”

    孔子作為中國儒家傳統的代表,他的話真切地說明了吳國不被中原文化所認同的處境。吳國一直以來所爭取的入主中原,也就是為了獲得中原文化的認同。雖然在春秋後期,吳國與中原各國的聯繫加強,在文化上也逐漸趨同,但是自認為出自正統的中原各國在忌憚吳國崛起的軍事勢力的同時,在文化上對吳國仍然存有深深鄙夷。孔子的一番話足見此中真意,而吳國稱霸的黃池會盟也不盡如吳國之意。

    吳國為了在黃池會盟中稱霸,帶去了幾萬精兵參加會盟。吳王夫差的意圖是顯而易見的,就是一定要在黃池稱霸。吳王夫差應該也能料想到中原各諸侯國對吳國所存在的這種文化上的蔑視,因而不得不以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為後盾,以消除各國諸侯對自己的非議。可是,吳國不得不要面對春秋時期的老大強國晉國的挑戰。雖然此時的晉國已不如從前,三家分晉的形勢已成定局,但尚未分裂的晉國其經濟、軍事實力都依然是諸侯中的老大,同時晉國還繼承著中原地區的正統文化,要想撼動晉國的地位實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