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芫美 作品

第八十二章 戰略調整(上)(第2頁)

   毛淵明把自己的這個擔心向常鎮業和許緯辰說了說,兩人都覺得不排除這種可能性,但即便如此,吳世璠也未必就接受康熙的招撫,大概率待價而沽,看大清和大明誰的出價更高。而且,現在和歷史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吳三桂始終沒有稱帝,這就使得吳世璠將來可以順理成章地向大明稱臣。

   不過,再怎麼猜測也沒有意義,還不如實際證實一下。說起來,派往衡州通報鄭經死訊的使者已經去了一個月,至今還未回來。

   反倒是九江方面送來的情報先到了杭州:在九江之戰後不久,嶽州戰役也結束了,圖海的大軍渡過長江,擊敗了馬寶所部,佔領嶽州。但很快,圖海派出去追擊馬寶的張勇,卻被趕來的吳軍大將胡國柱所擊敗。圖海因此暫時不能前進,屯駐嶽州,而吳軍得以喘息,退保長沙。

   按照這個情報來看,清軍短期內不會順江而下進攻九江,劉國軒可以放心大膽地攻取南昌府。毛淵明希望下令尚之信從吉安出兵配合劉國軒,但莊寒天卻認為,尚之信旨在擴大自己的地盤,這種給人打配合的事情,他是不會願意做的。毛淵明表示不信這個邪,堅持給尚之信下達了命令,結果果真如莊寒天所料,尚之信宣稱“吉安新附,人心未定”,拒絕了出兵的要求。

   不過,雖然尚之信不願出兵,但攻打南昌府卻並不費力。從吉安敗回南昌的簡親王喇布,失去了安親王嶽樂和江寧將軍額楚,實際上已經無力再戰,但作為親王,若再放棄南昌逃跑,肯定要被康熙問罪,全家都要死,倒不如在南昌殉國,還能為全家爭取一個減免罪行,所以現在只是在南昌城中與總督董衛國相對無語,坐等覆滅。

   當然,在劉國軒的眼中,喇布和董衛國想跑也是沒地方可以跑的。江西大部分地區已經在明軍的掌控之中,唯一還在清軍手上的是宜春、萍鄉一帶,但即便從萍鄉向西,也是通向吳三桂控制的衡州,死路一條。因此,劉國軒只是緩緩進軍,先輕鬆招降南昌外圍的靖安、奉新等縣,然後在南昌西南屯兵。與此同時,貴溪的金漢臣所部連同李之芳的江西巡撫公署一起向西進發,準備在攻陷南昌之後接手省府政務。

   呂憲華到達蕪湖之後,安頓了部隊,便再次前來杭州商議軍事計劃。按照項紹寬的建議,應該抓緊時間水陸並進合圍江寧,趁冬季枯水期來臨之前,拔掉江寧周邊剩下的清軍據點,即使不能攻陷江寧,也要讓江寧成為一座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