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芫美 作品

第八十二章 梨洲先生黃宗羲(下)(第2頁)

   毛淵明氣不長出,幾乎就要把《明夷待訪錄》的“置相篇”給背了下來。這篇梁啟超、譚嗣同們極為推崇的文章,毛淵明很早就熟讀了,並且默記在心。

   “毛先生,您不必再背了。閣下如此抬愛拙作,老朽實在是愧不敢當。”黃宗羲激動地站了起來,走到毛淵明的面前,“只是,閣下何以讀過拙作?”

   “毛某因為機緣巧合,拜讀過閣下的大作,梨洲先生不必深究。”毛淵明面帶笑容地說道,“梨洲先生胸中的為政之道,毛某和軍機處眾人都深為明瞭。如今天下未定,正好白手創業,重塑一個理想中的新大明,將梨洲先生的願望付諸實施,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毛先生,若果如閣下所言,老朽自然樂觀其成,只是三代以下,以天下為私利已成常態,改弦易轍並非易事,毛先生有何具體之術?”黃宗羲眼裡放著光,滿懷期待地望著毛淵明。

   “毛某與延平郡王、軍機處早已商議過了,待永王登基之日,即設諮議局研究變法改制,建立新明制度,倡議新政。事情雖然難辦,但只要一步一步地努力向前,總有成功的一天。”

   “哦?諮議局是何衙門,所司何事?”

   “梨洲先生請想,若是要刷新制度,改良朝局,必得清明睿智之人,詳加磋商,細化方略,如此付諸實施,方能成功。諮議局便是專門研究新制的衙門。”

   “所謂新制,有何不同?”

   “不同之處,總於以成法規正君王,以賢人拜相理政,至於細節,一時未能至於詳盡,要仰賴梨洲先生逐一指點。”

   黃宗羲點了點頭,又說道:“毛先生所言極是。只不過若是如此,可見毛先生已知如何辦理,似無需老朽助力。”

   “梨洲先生不可如此說。天下之事,乃是要集天下人之力,方可成事。毛某縱然知道如何辦理,卻少不得梨洲先生的助力。梨洲先生名望播於天下,只要登高一呼,不愁天下士子不紛至沓來。只要擁護新明制度之人多,大家群策群力,必能如願以償。”

   聽完毛淵明的這番話,黃宗羲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悠悠地說道:“老夫已經年過六旬,本以為風燭殘年無所期望,不成想今日得與毛先生相會,方知大業有成仍可翹首以待。”

   “梨洲先生,因此毛某想請先生到杭州,一同贊畫恢復大明江山之策。”

   “這……”黃宗羲猶豫了一下,看向了朱慈炤。

   在二人對話之際,朱慈炤可以說是如坐針氈。自己還沒當上皇帝,眼前的兩個人就在研究如何“以成法規正君王”,還要“以賢人拜相理政”,似乎自己就是個擺設。現在黃宗羲目視自己,一時間張口結舌,不知道說什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