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 :山河有序,萬物有時


                 山河有序,群星運行;萬物有時,各安所命。

  面對皇帝執拗的追問,一行大師語焉不詳,也沒有透露玉環的下落,只說他這些年四處遊歷,觀天察星,依舊未能參透牡丹的來處和歸途……

  不過他倒是另有所獲。

  所謂日行盈縮、月行遲疾,僧一行通過觀察黃道遊歷,參透了天文曆法演變的妙義,發現了當下所用的《麟德歷》緯晷不合,歲差漸大……

  李三郎一聽,深有感觸。

  說起來,這《麟德歷》乃是李淳風於高宗麟德年間所編,要說這位天文數術宗師最精占候,可《麟德歷》啟用不過五十餘年,就錯漏多出,推算日月蝕往往不驗,這讓三郎十分惱火。

  所謂觀象授時,曆法是從天文推算而出,一套曆法如不能精準預報天象,實在有損皇帝天威。

  《禮記》有云,改正朔者,正謂年始,朔謂月初,言王者得政,示從我始——自古以來,正朔是天子權力的象徵,是“受命於天、奉天承運”的表現。

  所以,三郎早就有意修竣曆法,以明正朔,只是太史局並無可用之才,只得暫時擱置。

  如今一行禪師的這番話,讓他忽然就有了最好的人選。

  要知道,僧一行是當世密宗大師,牡丹七星續命之時,北斗法的玄妙他是親眼見證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