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故地重遊,舊夢難溫


                 昨日星辰已逝,滿目青山漸遠,終有弱水替蒼海,再無相思寄巫山。

  轉眼,牡丹離開已經十年有餘。

  十年間,李隆基勵精圖治。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大唐政治清明,國力強盛。

  十年間,武落蘅受盡寵愛。

  花萼樓前雨露新,長安城裡太平人——花復萼,萼復花,花萼樓上,萬方同樂,明是彰顯手足之情,實為緬懷昔日之愛。.org

  每每站在花萼樓上,眺望京城盛景,看著樓下熙熙攘攘的人群,魚龍百戲,雜耍賣藝,三郎總會想起潞州的看花樓……

  再看看身邊巧笑嫣然的落蘅,李三郎的眼裡閃過一絲不易覺察的落寞。

  雖然落蘅的身上住著牡丹的一絲遊魂,雖然落蘅和牡丹一般才藝雙絕,但她終究不是牡丹。

  伊人已去,能有一絲相似已經難能可貴——自欺欺人也好,自我安慰也好,三郎的身心總要有個寄託……

  十年生死兩茫茫。

  開元十一年,元正這日的一場大雪,讓三郎心裡積鬱多年的惆悵無處排解。

  他終於忍不住心裡的衝動,決定重遊潞州,侍駕的除了張暐、王毛仲等人,還有武惠妃和趙幽蘭。

  時隔多年,故地重遊,對於自己的發祥之地,李三郎有著道不盡的情感。

  他大擺筵席,宴請父老,減租免稅,皇恩大赦——潞州百姓感恩戴德,萬民上書要給皇帝樹碑勒石,以資紀念。

  於是,張暐等人建議,將皇帝當年故第改為“飛龍宮”,將德風亭改為“神龍亭”。

  對此,李三郎不置可否,徑直登上德風亭。

  故人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看著初春的德風亭滿目蕭索,三郎悲從中來,想到了牡丹曾在這裡給他講的小戲……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情之所至,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想到這裡,李隆基大筆一揮,將德風亭改為“牡丹亭”……

  當然,還有一處不能錯過,那就是看花樓。

  李三郎攜武落蘅和趙幽蘭再入看花樓,只可惜人去樓空,再無絲竹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