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主動請纓,邀寵立功

就在太平和母親僵持中的時候,一直沉默的武承嗣說話了。

  “姑母,承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這又不是朝堂之上,但說無妨。”

  “既然那突厥之女要嫁的是我皇子王孫,自然該由我武家子孫挺身而出。承嗣不才,身單力薄,但府中尚有幾個孩兒,願和親突厥,為國分憂。”

  武承嗣這番話,讓眾人頗為詫異。

  武旦和太平對視了一眼,心說這個武承嗣還真捨得,為了討好陛下,連自己的孩子都捨得送出去……

  太平猜的沒錯——所謂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武承嗣此招還真是孤注一擲了。

  自從嵩山封禪之後,武承嗣就患得患失。

  也怪自己的身體不爭氣,一年到頭的病著,倒是白白便宜了武三思。姑母雖然一心扶持武家,但是明顯把精力給了武三思。

  去年契丹叛亂,姑母大張旗鼓,派出武三思領兵,就是為了給他攢功鍍金……

  如果武三思得勝歸來,或許如今他已經是皇嗣了。

  可惜,一個讓武氏子孫建功立業的大好機會,就這麼白白浪費,莫名其妙的成了出醜大會,讓武家人丟盡了顏面。

  一個又一個武姓族人,雄赳赳的出發,灰突突的回來,如今,滿朝上下對武周子弟多是嘲諷之音。

  就連皇祖母的失望之情,都快掩飾不住了……

  這兩年,廬陵王李顯的幾名公主都陸續接了回來,狄仁傑、張柬之等李唐老臣也開始複用,看來姑母心中的天平已經傾斜,可能要還政李唐了……

  再這樣下去,他們武周就真的無望了。

  武承嗣不甘心,就算自己的身體不好,他還有幾個兒子。

  這些年的付出不能就這麼白白浪費,好容易建立起來的武周帝國,不能就這麼一代而亡,他要做最後一搏。

  既然帶兵打仗不行,聯姻和親總行吧?

  如今武周帝國邊患四起,陛下為此焦頭爛額。

  他的義女丹陽郡主,已經定下和親吐蕃,如今若再有一個兒子應了突厥和親之事,他豈不就是武周功勞最大的人了?

  說來也巧,自古聯姻都是公主出嫁,若是突厥還要公主,他倒是無計可施。但這一次,突厥偏偏要皇子娶親,他武承嗣這麼多兒子,也到了該他表現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