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泉子 作品

第一百五十章.使臣舟車向日邊(二十)(第2頁)

寫到這裡,斯當東不由得有些沉默了,從歐洲的商人和傳教士那裡獲得的情報來看,過去的中國是一個不重視海洋的大陸國家。儘管它富庶、強大而人口眾多,卻從來沒有認識到它廣闊的海岸線意味著什麼。

但是出現在使團面前的飛雲號,卻讓斯當東有些懷疑了。新的中國朝廷,還會恪守著這個古老帝國的原則,滿足於統治廣袤的陸地麼?

與此同時,印度斯坦號上,擔任使團書記官兼庶務總管的約翰·巴羅也在奮筆疾書。

比起斯當東,巴羅的注意力顯然更多地關注於其他方面:

“中國海軍的編成十分地奇特。在他們的軍艦上,除了船長、大副、領航員與水兵之外,還有一些宗教人士在任職。”

“根據我們那兩位擔任翻譯的中國牧師的說法,這些擔任特殊軍職的人叫做道士。但是他們出於虔誠的天主教徒的情感,不願意多談這些偶像崇拜的異教徒的事情。”

“飛雲號的船長是一位其貌不揚的中年人,他的身材精瘦而矮小,帶著我們在水手酒館裡常見的那種粗野與滿不在乎的神色。但是這位軍官卻受到了飛雲號上每個人的尊重,包括飛雲號上的道士們。”

“道士們的管理者是宋道官,‘道官’是授予了官職的道士。中國的前朝規定了中國人的髮型要與韃靼人相同,將前額的頭髮剃掉,只留下後腦勺的頭髮編成長長的辮子。但是道士作為宗教人員,獲得了保留中國傳統髮型的機會,他們蓄著長髮,而後將頭髮在頭頂結成髮髻,而後用髮簪與硬布發巾保護住髮髻。”

“道士們保留了中國人的傳統服飾,這種特權導致他們保留了對韃靼人的不滿。中國新朝廷的大人物中,有兩位最重要的人物都來自於道士之中。也正因如此吧,道士們開始參與到世俗的世界中來。就我們與飛雲號的接觸來看,道士們擔任著隨軍醫生的職責。他們很少祈禱,而是以一種極為嚴謹而認真地態度治療著傷員。”

“道士的管理者宋道官,是一位表情嚴肅的軍人,與其他海軍士兵不同,他的軍裝像是束腰的軍大衣,下垂的衣襬還能看出長袍的特徵,這代表著他道官的身份。他負責管理飛雲號上的彈藥,並記錄沿途的氣候與水文變化。飛雲號上有成套的氣候儀器,包括玻璃製作的水銀氣壓計。和世界上大部分的神職人員都不同,飛雲號的道士們對這些儀器操作熟練,比起神職人員,他們更像是一群為某位學者服務的助手。”

“所有的道士都佩著劍,這也是將他們與一般水兵區分開的辦法。另外一個區分方式是,水兵們雖然也放棄了韃靼人的髮型,但是他們的頭髮還不夠長,並不能將長髮挽成髮髻。比如船長,就只是將頭髮紮起在腦後。”

“在這場與怪物作戰的小規模海戰中,飛雲號的水兵們將死去的怪物屍體全都打撈上來。根據中國人的說法,這些新出現的海中生物,其堅韌的外皮有著比鱷魚皮更優秀的使用價值。而宋道官則將每一頭怪物都編了號,並仔細地解剖了一頭怪物。從這點上看,這位宋道官更像是一位老練的外科醫生,他似乎通過觀察怪物胃囊裡的食物殘渣,來確認這些怪物的分佈。”

寫到這裡,巴羅不由得微微活動了一下手指,而後繼續寫道:“獅子號和印度斯坦號上,原本就有很多的士兵與水手患上了疾病,隨著這次戰鬥,有十幾個英勇的士兵死去了。對此,飛雲號的船長願意收治重傷與原本就有疾病的士兵與水手。飛雲號的速度很快,而飛雲號上的道士對於外科上的處理方式,也贏得了大使的信任。”

“他們會使用高濃度的蒸餾酒,對傷口進行消毒,而後使用一種白色的亞麻布包紮傷口,亞麻布密封在容器裡,上面佈滿了紅色的礦物質,據說可以有效地防止傷口感染與壞死。”

“是否真的如此,我不能確定,但是在包紮了這種亞麻布之後,很快地就緩解了傷員的痛苦。這種高效的外用藥物,是我們在歐洲不曾見過的……”

……

………

就在此刻,飛雲號上,道官宋寧也攤開了一張信箋,下筆如飛:

“瓊崖路西沙海巡署金壇郎宋寧報告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