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的木 作品

第44章 八歲李隆基:“成年的我腦子沒病吧!”

武周時期。 武曌在心裡算了算。 范陽、河東、平盧, 共有兵十八萬三千九百。 比大唐十大軍鎮兵力;三分之一還多! 算出來後,武曌愕然看向這孫子:“來, 告訴祖母, 你心裡在想什麼?” 將近一半兵力,全丟給一個將領? “……孫兒不知。”在一片幾近凝固;氛圍中,李隆基艱難地開口。 他哪裡知道長大後;自己心裡在想什麼啊! “孫兒只想說……” “什麼?” “他腦子沒病吧!” 武曌挑眉, 眼角微妙地彎起弧度, 似乎是被李隆基這句話逗笑了。 李隆基窺見後,心頭微微一鬆。 上官婉兒在旁邊磨墨,記錄天幕所放畫面。但這也沒妨礙她此刻無聲瞥李隆基一眼。 讓她在女皇身邊做女官;不是她那美麗容顏,而是她那聰慧;腦子。正如此刻, 上官婉兒便看出來, 臨淄王未必是真覺得天幕裡那位大唐天子腦子有病, 而她們武周聖人也未必是被臨淄王說到心坎上。 一個為自己性命有意討好, 一個像逗弄小貓小狗一樣接受討好。僅此而已。 【天寶十四年十一月, 安祿山夥同史思明謀反。】 【安史之亂, 由此爆發。】 而在宋朝。 宋【太】【祖】趙匡胤頭疼地掐住自己鼻樑。 不要問他為什麼頭疼是掐鼻樑,就像不要問他—— “明明聖宋是為了避免像唐朝一樣發展成‘弱幹強枝’‘內輕外重’;軍事防衛格局,避免安史之亂再次出現, 才收攏軍權, 實行募兵制。怎麼就跑偏到靖康之恥去呢!” 這是為什麼啊!好不容易躲開前朝掉過;坑, 結果自己挖了個新坑? 趙匡胤腦子裡忽然冒出一個古怪想法:該不會後面朝代為了避開宋靖康之恥,會規避宋;一些制度,反而踩進另外;坑? 【“清君側, 誅楊國忠!”】 【范陽, 安祿山一身戎甲, 那肥胖得不正常;體型讓他能聲若洪鐘般, 喊出起兵口號。】 【而身為范陽、盧龍二鎮節度使,河北落入安祿山手中,原本該鎮守大唐北疆;十二萬唐軍,調轉馬頭,攜著行軍時遮天蔽日;飛塵,直指長安。】 【安祿山笑得囂張——】 【“再調契丹,奚,室韋,同羅三萬番兵,南下攻唐!”】 【這些,都是李隆基曾經給予安祿山;權力,番軍本該是大唐征戰四方;支柱。然而此刻,他們以極其兇狠;姿態對毫無防備;唐人露出獠牙。】 【安史之亂,被後世人稱為中華最慘烈、最血腥;動亂——】 貞觀。 李世民再次哭個不停,也不知那眼中哪來那麼多淚水,止也止不住。 貞觀大臣們也不再坐於案後,而是齊齊站起,神情難看之餘,還帶著六七分肅穆。 那是他們嘔心瀝血撐起;大唐啊…… 【安祿山連下河北二十郡。】 【又肆虐河南。期間,殺人如刈,焚廬若薙。】 【大唐百姓已享受了百來年安穩,陡然面對兵戈,慌亂非常,恐懼不安。】 【然而,也是大唐百姓,在大唐局勢危急,叛軍兵逼洛陽之際,當唐將封常清招募兵馬時,不過旬日,便有足足六萬人應招,皆是市井之徒。】 【一陣激昂聲樂響起,是《秦王破陣樂》。】 【這些百姓一生中恐怕只有今天才是直面戰士,但他們還是咬緊牙關,雙腿打顫地上了戰場。】 【然而,民兵如何與邊關軍隊相比,縱然封常清是名將,也只能接連敗退。】 【退入上東門,又戰不利。】 【戰于都亭邑,不勝。】 【退守宣仁門,又敗。】 【先後丟失虎牢關、洛陽,封常清退至陝郡,而那些上戰場;大唐百姓再也無法離開戰場。】 【“長安……長安……”】 【帶著絕望;哭聲,他們絕望;死去,眼中始終望著長安方向。】 【那是盛世大唐;方向。】 【封常清對此時正在陝郡;名將高仙芝言:“潼關無兵,若賊奔襲,長安危矣,當棄此地,守潼關。”】 【便取太原倉錢絹分與將士,餘者皆焚。二人領兵退守潼關,構築防禦軍事,數次擊退安祿山軍馬,保住長安屏障。】 【然而,出兵之前,李隆基對他們;要求是高仙芝東進平叛,封常清協同,倘若退守潼關,便是抗旨。】 南宋。 岳飛神色動容。 良久,嶽武穆嘆息:“史書難求,往日只知安史之亂,只知高、封二人冤死,卻原來……” 卻原來,和他一般,冤在分明是為國盡忠,卻因君令荒唐,反被君怨。 輕輕一嘆,卻是無盡心酸。 副將張憲卻是揚起眉毛,快意而笑:“那開元天子昔日也是明君,見到此景應當會自省,而天幕將安史之亂一事暴出,於高、封二將乃是幸事,他們總算不至於含冤而死了。” 就像…… 張憲看著岳飛,笑得更燦爛了。 就像,他們嶽統帥一樣。 這時,忽然一片暗影投向他們,下一刻,岳雲拉著好幾個人奔過來,那急迫勁兒,得虧岳飛和他們之間沒有隔著一道門,不然岳雲鐵定要破門而入。 “爹!”岳雲動得比兔子還快,轉瞬之間就到岳飛眼前:“這些人治眼疾很有一手,爹爹,快讓他們來看看!你現在有時間能夠好好治治眼睛了!” 說到此處,岳雲看向天幕,簡直感激涕零。 若非天幕,他爹只怕要莫須有而死,更別說好好治治這眼睛了。 ——岳飛昔日進廣南作戰,漸染瘴癘,屢中暑毒而得,每到夏月,目疾就會發作。他曾因此多次向趙構請辭,趙構不允。 …… 漢朝。 霍光看到了那些民兵。 並非他多愛民,而是因為他生在大漢。 武風雄厚,崇尚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