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漸濃 作品

第235章 謫貶

一個家族若是想興旺,除了兄弟齊心協力之外,還要各司其職、多元涉獵,力爭在不同的領域中相互裨益。

 

夏侯家也不例外。

 

夏侯霸與夏侯惠在軍中、志在維護將門聲譽;夏侯威在地方任職、牧守教化添美聲;夏侯和則是留在中樞、日後在廟堂之上為喉舌,這便是夏侯衡期待的結果。

 

當然了,如果不是因為曹爽的關係,讓在學術上造詣很深的夏侯玄離心的話,那就意味著夏侯家集掌兵、牧民、學術、喉舌為一體,成為權勢常青樹便是指日可待的事。

 

唉,可惜了。

 

是故任職冗官、無甚職責的夏侯衡便將自己當作了居幕後之人;為諸弟掃除仕途障礙、護航家族興盛的人。

 

這便是他聽罷夏侯和轉述後,讓七弟休要再提此事之故。

 

因為他已經隱隱有了想法。

 

打算在夏侯惠日後迎來被天子曹叡左遷的時候,趁機給夏侯獻、秦朗以及曹爽等人添點堵——既然他們都不思桑梓宗族情誼、朋黨對付自家六弟了,那就不要怪他還以顏色了。

 

畢竟,來而不往非禮也!

 

夏侯家此些年雖然落莫了些,但也不是任人隨意欺負的!

 

為此,他在夏侯和離去後,還做了封書信給已然在鄴城的夏侯霸,讓這位沒有什麼心計的、動手比動腦更快的仲弟按捺住脾氣、不要魯莽。

 

嗯,夏侯霸現今是挺鬱悶的,在得悉了夏侯惠出不日將引兵來魏郡鄴城之後。

 

在關中蹉跎了近二十年的他,對建功立業汲汲營營,唯恐自身“馮唐易老”,一輩子碌碌無為。為此,他不吝拉下來顏面,讓家中為他謀求改任個有機會沙場建功的職責。

 

幸運的是夏侯惠幫他了。

 

表請他為鎮嶽部臨時主將,且募兵演武以待征伐。

 

那時候他還挺歡欣的,以為自己很快就有機會征戰沙場、證明自己了。

 

不幸的是,他才趕來鄴城上任,夏侯惠就被逐出京師洛陽了。

 

身為鎮護將軍的夏侯惠都惹惱天子了,作為麾下領營將主的他,還有機會外出征伐嗎?

 

夏侯霸覺得不可能。

 

也不由對自家六弟憤懣了起來。

 

畢竟,他留在關中雖然也難有臨陣之時,但終究是在御蜀前線,日後若是廟堂將大舉伐蜀,他必然也會參與其中啊~

 

今來了鄴城駐守、身居後方,豈不是連這點期盼都沒了!

 

帶著這樣的想法,夏侯霸已然想好了如何以仲兄的身份教訓即將到來的、膽敢忤逆天子的自家六弟了。

 

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夏侯衡的書信到了鄴城。

 

沒有多說什麼。

 

只是聲稱如若夏侯霸不想搬出安寧亭侯府的話,那就不要對夏侯惠動手動口的。

 

也讓夏侯霸覺得很憋屈。

 

被六弟坑了不說,還要迎來兄長的威脅,這叫什麼事啊!

 

有這麼欺負人的嗎?

 

故而,就在將近五月下旬時,當夏侯惠引著鎮護三營兵馬來到鄴城時,夏侯霸直接擺著張臭臉,公事公辦的迎入營地便尋故離去了。

 

對近十年沒見的六弟,連多看一眼都不屑的。

 

而他的作態,就連隨在夏侯惠身側的陳騫與傅嘏都覺得尷尬,徑直攬過安頓士卒的瑣事,好讓夏侯惠分身去處理家事。

 

但夏侯惠不急。

 

他先是招來了為鎮護部劃分駐地、提前準備軍營的都尉李楨,讓其帶著自己巡視一番軍營以及說些糧秣輜重供給之事。

 

李楨是已故破虜將軍李典之子。

 

因為乘氏縣李氏是大豪右,早年宗族與部曲徒附合計多達三千餘戶。哪怕歷經了黃巾之亂與群雄割據,至李典掌宗族時,猶有一萬三千多口。

 

故而,他在曹操稱公封王后,便請求將宗族與徒附皆遷徙來鄴城落籍編戶,以交出部曲徒附向曹操表忠,也令後人一直備受厚待。

 

如曹丕即位後,還特地給其子李楨增了封邑、授予都尉之職駐守老巢鄴城。

 

算是將之當作類如譙沛故舊那般的腹心了。

 

也正是這層緣由,李楨對安頓鎮護部諸多瑣事很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