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漸濃 作品

第92章 偶遇

日暮時分,斜陽殘照,淮水東流。

 

日間被日頭壓制住的寒氣開始侵蝕籠罩,舉目皆寒林衰草,天地間盡是蒼涼。

 

太和七年(公元233年)正月末了,淮南壽春仍舊沒有春意生,但它已然悄然到來,降臨在人們的心頭上。

 

在天子曹叡的督促下,廟堂以極高的效率對偷襲皖城之戰錄功了!

 

諸如滿寵、孫禮以及將軍張穎樂方等人,各有增戶賞賜等。

 

而被定為首功的夏侯惠,也迎來了難以置信的封賞,乃是轉為秩第四品的中堅將軍、由關內侯轉封都亭侯,食兩百戶。

 

中堅將軍,最早是魏武曹操設立的,以張遼任職。

 

那時候這個將軍位仍與其他雜號將軍同,只是取“中堅”乃全軍最精銳兵將為本意,以此來加冕張遼的勇猛善戰。後來曹操封公封王之後,中堅將軍成為曹魏中軍的將佐,以時刻護衛在曹操身側、隨之南征北討的許褚任職。

 

再後,參與下辨之戰且立有功勞的曹真,被曹操委以中堅將軍;但他從武都郡歸來長安,就直接被轉為中領軍執掌宮禁與京畿了。

 

可以說,這個職位已然是一隻腳邁入了中樞。

 

因為魏國的體制中,秩第五品與第四品是一道天塹,跨過了猶如越過了龍門。

 

秩第四品且是隸屬中軍的武職,是有機會獨自督領中軍外出征戰討伐的,亦有機會一舉躍為前線都督的。尤其是在如今的洛陽中軍中,中堅、中壘與武衛三營已然有了獨立職責,實際地位與驍騎將軍與遊擊將軍同,幾乎不受中領軍約束了。

 

是的,夏侯惠如今與秦朗平級了。

 

但夏侯惠知道,這個恩寵是天子曹叡提前給自己的。

 

因為有斬將之功的曹纂僅是賞賜了些財物,並沒有增食戶或遷職。

 

將主越級升遷,而副職不轉職,其中關係一目瞭然——得位與得實質權柄的區別。

 

天子這是在暗示,日後士家變革的職責與權柄將會落在曹纂身上,而夏侯惠將會調離淮南,歸京都洛陽任職。

 

如此,很難說是誰得利最大。

 

而且,在錄功封賞下來的時候,天子曹叡以新軍的功績為由,還順勢了士家變革的力度,讓雍涼與荊襄也開始組建一部兩千人的新軍,而淮南這一部增至五千人。

 

其中,夏侯惠督領三千人,而曹纂分出兩千獨立成軍,雖名義上仍歸夏侯惠約束,但滿寵也可以直接下令調度了。

 

也就是說,二人在淮南軍中,操持的實際權柄上乃是平級。

 

夏侯惠對此沒什麼感觸。

 

在先前曹纂趕來壽春赴職的時候,他就隱隱猜到天子曹叡的心意了。

 

就是吃不準天子什麼時候讓自己卸下淮南的事務,歸去洛陽出任本職而已。

 

應該也快了吧。

 

曹纂來淮南不過近一年的時間,天子就將心意流露出來給群臣以及淮南將率知曉了;再過一年等曹纂的履歷好看了事務也熟悉了,自己就該被調回去了。這也與曹纂先前說的、天子讓他在兩年內積功轉為安豐太守大致相符。

 

自然,既然知道了自己日後不會久在淮南,夏侯惠也提前留下一些痕跡。

 

如在即將擴招的新軍中,在麾下三個千人督的人選上,他也提前去尋了李長史私下商議。

 

此三人是鄧艾、焦彝以及扈從苟泉。

 

鄧艾與焦彝這兩個人選,李長史是沒有什麼異議的。

 

畢竟這兩人也參與了偷襲皖城的戰事,且還立下了功勞,從五百人督轉為千人督屬於正常升遷,沒有置喙之處。

 

但苟泉,李長史有些為難。

 

他覺得自己上報給滿寵之後,有很大的機率被打回來。

 

沒辦法,作為夏侯惠扈從出身的苟泉,私人烙印太深了,與軍中擢拔將率的制度不合。

 

但他也不好拒絕。

 

因為曹肇那邊乃是王喬出任了副職。

 

總不能厚此薄彼吧。

 

“非是我徇私,抑或者有意為難長史。我本想請長史看能否將騎兵斥候營的主官蔣公俊轉來任職,只是被張騎督搶了先,表請他轉入騎兵曲任副職了,惟有退而求其次。再者,我不日將告休歸去洛陽,恰好錯開了新軍擴招之際,其他人任職恐難延續舊制。苟若澤在新軍初組建時便隨我處理事務,對如何安民與督促士卒演武皆熟諳,且在偷襲皖城戰事中也有功績,以他出任千人督,可確保滿將軍與長史無需擔憂擴招而來的士卒戰力以及滋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