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漸濃 作品

第050章、犯忌


  如何處置俘虜,是如今擺在夏侯惠面前的問題。

  三倍於己的俘虜是很難押解回去的。

  更莫說他們如今是深入江東控制的區域,押解俘虜會拖累行軍速度,很容易被追擊。

  依著蔣班的意思,是分開押到營寨外或者邸閣裡,盡數殺了割耳帶回去計功即可,無需傷腦筋。

  但眾騎卒慫恿了一個百人將站出來,請求夏侯惠與蔣班允許,讓他們將這些俘虜帶回去。

  準確而言,他們是想將營內的一些兵械帶回去。

  百人將姓黃名季。

  已經將近四十歲了,也在軍中效力了近二十年。

  為人謙和,作戰勇猛且頗有戰功,如果不是因為不通文墨而升遷無望,先前代理斥候營軍務之人就不是蔣班了。

  故而,他在斥候營的威望很高。

  他以自身作為例子,聲稱斥候營的騎卒皆不識字的鄙夫居多,以命相搏也不過是堪堪能混個溫飽。若想改善家中的處境,也唯有冀望著斬獲之功的賞賜。

  而在魏國軍律中,俘虜比斬首之功賞賜更豐;繳獲軍械糧秣,又要比俘虜敵卒更高。

  此地的糧秣什麼的,他知道是無法帶回去。

  但他想用戰馬託運諸如環首刀、弓弩以及箭矢等兵械回去。

  自然,騎卒都徒步走回去了,將這些俘虜押送回去,也就是順勢為之了。

  且他有辦法讓這些俘虜不會在沿途暴動或者走脫。

  乃是將他們盡數反剪,再用長矛系成捆,放在三人一行的俘虜肩膀上,以繩索與脖和肩綁在一起,如此,三人一行的不協調性,自是不用擔憂他們有暴起的可能了。

  至於最關鍵的一點,返程太慢,會不會導致被吳兵追擊的危險嘛~

  他覺得不可能。

  江東素以水戰稱雄,膽敢在陸上與魏軍正面鏖戰的還真不多。

  且此番襲擊阜陵戍守點的戰事是偶然為之,兼十分隱蔽,就連發動攻勢的己方在晌午之前都不曾想過,賊吳那邊自然就更無法預料得到了。

  最重要的是,出了阜陵,就是魏吳兩國的緩衝地帶了啊~

  若是他們現今就將營寨焚了,趁夜押解俘虜回去,賊吳橫江浦那邊就算得悉了消息,又怎麼敢前來追擊呢?

  不擔心在追擊的時候,被壽春成建制的騎兵曲給包抄了嗎?

  所以,在沒有多大危險之下,他以曉之以情的方式,請夏侯惠與蔣班能網開一面,讓他與其他騎卒都能順勢獲得一筆可以改善家中妻兒生活的賞賜。

  對此,夏侯惠有些躊躇。

  身為斥候,理應遵守不可戀戰的原則。

  而騎兵的最大優勢,則是來去如風的機動力!

  雖然他知道黃季的分析很有道理,但他不想犯了這種在戰場上貪心不足的大忌。

  只不過,還沒等他開口說出回絕的話語時,蔣班竟是被說動了,也隨之開口懇請他能允許,讓那些騎卒能得償所願。

  因為久在行伍中他,知道源於淮南戰場的荒無人煙與物資緊缺,也導致底層士卒的生活很是困頓。

  而且他也覺得,返程也不會有危險。

  也讓夏侯惠遲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