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三百八十六章 鬥紐與帶洩

    胖商賈帶著從交子務換出來的交子,回到他的住處。



    一個在汴京城裡,很特殊的官廨。



    許州進奏院的官廨。



    這進奏院,可不一般。



    乃是舊時代的遺存,也是藩鎮們在汴京城留下的最後一點殘留痕跡。



    在晚唐和五代,進奏院就是對接中央和地方藩鎮的聯絡機構。



    你甚至可以將之理解為藩鎮們在朝廷的使館。



    進奏官們代表藩鎮和中樞博弈、商談各種事情。



    大宋建立之初,進奏院也還發揮著類似作用。



    但隨著中央集權的深入,也隨著大宋文官體制的建立健全。



    進奏院也慢慢的成為了中央官署。



    進奏官們從藩鎮表奏的官吏,變成了直屬於皇帝本人的官吏。



    太平興國之後,整個進奏院更是被直接隸屬於銀臺司。



    其職責也變成了:收受本州或本路監、司進奏公事,上稟銀臺司,然後承受中書、樞密院及諸司宣、敕文字,向本州、路監、司發送。



    實際上變成了一個郵遞員。



    元豐改制之後,進奏官直接和門下省對接相關公事,只有涉及邊防機密之事,才許從通見司投遞。



    不過,作為一箇舊時代的遺存。



    進奏院還是保留著很多唐代和五代的符號。



    比如說,進奏院和地方聯繫密切,比如說地方現任官吏入京,若在京沒有居所,一般都會住在進奏院。



    許州進奏院,算是大宋各州進奏院中設施和條件最好的了。



    足足有著十多間官廨,常年僱著二三十個下人、僕役。



    這是因為許州的特殊性。



    許州,自開國以來,就一直是待制以上重臣出知、榮養的熱門州郡。



    如今,更是已經被升格為潁昌府。



    前三任知許州軍州事的不是資政殿學士,就是端明殿學士。



    上一任的許州知州,更是當朝宰相康國公的親弟弟韓維。



    本任許州知州,則是太中大夫、龍圖閣學士黃履。



    黃履在去年七月,因為御史臺內鬥,以中大夫、龍圖閣直學士罷知越州。



    十二月,以先帝大臣,寄祿官升為太中大夫,館閣從龍圖閣直學士升為龍圖閣學士。



    並且從越州升遷到許州。



    胖商賈自然就是黃履的族人。



    這很大宋!



    一個家族之中,常常有著兩脈。



    一脈當官出仕,修身治國齊家,另一脈則汲汲於商賈之事。



    兩脈相輔相成,互相成就,缺一不可。



    胖商賈回到進奏院,把自己關進一個廂房中,拿著從交子務換回來的交子,細細的把玩起來。



    福建人本來就很會做生意——沒辦法,福建多山,不想著做買賣,都得窮死。



    所以,福建也是大宋商品經濟和商業氣息最濃厚的地區。



    更是商業創新最多的地方。



    譬如說,如今的福建最著名的商品荔枝,從荔枝樹開花的那一刻,交易就已經開始了。



    當地的荔枝收購商,會在農民的荔枝樹開花的時候,到農戶家裡察看。



    根據荔枝的長勢、今年的市場行情,與農民簽訂契書,約定價格,給付定金,將農民的荔枝包圓。



    除了荔枝,福建的糧商業有很多人,會在水稻抽穗的時候,就和農民、地主訂下契書,約定價格,給付定金。



    總之在現在,能在福建做買賣做出名堂的,都不是什麼易與之輩。



    胖商賈當然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端詳著手裡的交子,腦子裡回想著這交子的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