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交趾也敢讓大宋割地了!?



                元豐八年六月壬午(二十),延和殿聽政。

    朝臣們都看到了,在殿中東北角,出現了一個被屏風隔開的區域。

    好多消息靈通的人,都已經知道,那是‘沙盤’據說是以泥土塑為汴京城郭,栩栩如生。

    乃是沈括所獻,天子、兩宮都很喜歡,於是命在殿中設屏風以置。

    往後涉及汴京的奏報時,就可以查看,從而知曉事情發生在什麼地方。

    群臣見著,雖然好奇不已,但沒有人敢在殿前喧囂,只能忍著好奇奏事。

    ……

    荊湖南路安撫鈐轄轉運使奏:奉詔於邵州石驛曰臨口之地建寨,今寨已成,乞賜其名。

    兩宮詔以臨口舊名賜之。

    右相韓絳奏:皇帝陛下恭奉大行皇帝遺命,罷廢市易法,臣觀近來戶部提轄催市易錢物甚急,乞準除息錢外,本錢可展三年,以減百姓之苦。

    詔:從之。

    三年暫緩還本金,只還利息。

    對大小商賈都是個利好!

    至少,在資金方面,可以讓人有更多週轉空間。

    老實說,趙煦甚至想建議,乾脆把市易錢的利息砍掉一半算了。

    不過想了想,趙煦就放棄這個念頭——太激進了,等等看。

    然後,樞密院入對時,就呈遞了一封讓趙煦看了,幾乎沒有忍住怒火的上書。

    上書的人名字叫:李幹德。

    職務是:大宋交趾郡王、靜海軍節度使。

    當然了,這個傢伙在交趾境內可不這麼稱呼。

    人家是大越天子!

    那麼,這個混蛋來做什麼呢?

    求趙煦賜地給他!

    人家話是說的很漂亮的。

    什麼‘下邑勿陽、勿惡二侗八縣之地與省接壤,前後為守土人叛去,委身歸明……’

    意思是這些地方過去是俺們的,因為幾個大臣叛變,投靠了陛下您,導致俺們沒了。

    而且,這些地方雖然只是‘彈丸之地’,但對俺們卻是‘猶切痛懷,常不離夢寐’。

    這就是對趙煦的威脅了!

    至少趙煦是這麼理解的。

    所以後面的文字,趙煦懶得再看了。

    他抓著這交趾人的奏疏,臉色漸漸地鐵青起來。

    在殿中奏事的知樞密院事李清臣,嚥了咽口水。

    帷幕中的兩宮也感覺到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