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一百八十九章 程顥的遺言

    河東的封賞,在汴京城裡沒有攪起任何波瀾。



    哪怕是舊黨大臣,也當沒有看到。



    對大多數人來說,只要呂惠卿不回京就好!



    他喜歡在河東,那就讓他在河東吧。



    打完這一仗,呂惠卿還能有什麼作為?



    西賊的左廂神勇司,經此一役,沒有幾年是恢復不了元氣的。



    而兩宮又不喜興兵生事。



    從此河東註定無戰事!



    呂惠卿的精力再旺盛,也只能放到民政上。



    更有人在思考,待呂惠卿這一任經略使做完,就想辦法,運作他去江寧、揚州這樣的地方。



    在這天下午,一個消息送入宮中。



    朝請大夫、天章閣待制孫坦卒於家中。



    兩宮下詔撫卹,並命有司恩蔭。



    隔日已亥日,大內舉行了趙煦的旌節移藏儀式!



    殿前司都指揮使燕達,親率御龍諸直指揮為儀仗,從慶寧宮護送趙煦的過去的旌節,移藏天章閣。



    這些旌節,包括彰武軍節度使、太平軍節度使、延州觀察使、延州刺史等趙煦過去的頭銜,以及他的延安郡王印信、閤牌、儀仗。



    在趙煦即位後這些東西和頭銜,從此成為他的私人物品,也從此不會再授給臣子。



    趙煦在兩宮簇擁下,於天章閣中,觀看了旌節移藏典禮。



    隨著一面面,繪著龍虎圖案的旌節,被送入天章閣。



    並被御龍諸直恭請放入天章閣內的一個小小的閣樓裡。



    從此永藏其中,永不啟用。



    換而言之,就是絕版了。



    趙煦看著,百味陳雜。



    因為他知道,這代表著程序已經臨近了南郊祭天請諡的環節。



    一個月後,他的父皇,就要從大行皇帝變成某某皇帝。



    從此以後,即使是趙煦,在公開場合也得用諡號來稱呼了。



    父子兩人將真正的天人永隔!



    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這也代表著趙煦君權的穩固。



    大行皇帝變成某某皇帝以後,大宋天下臣民就只有一個主人——就是他。



    ……



    元豐八年六月丁丑(十五)。



    洛陽伊皋書院。



    程顥臥在病床上,眼窩深陷,臉上沒有了半分血色。



    他已經油盡燈枯了!



    但他卻依舊望著汴京方向,心中滿是不捨,也滿是遺憾。



    “陛下啊……老臣福薄,終不能入京覲見服侍矣!”



    周圍服侍他的家人、學生們,都流下眼淚。



    人人皆知,這位大宋天下的文學之臣,已經行將就木。



    “將《識仁》拿來……”



    程顥對著他的學生說著。



    於是,程顥花費了一生心血,寫成的《識仁》一書,被送到他面前。



    程顥顫抖著手,撫摸著這部書的封皮,然後看向他的弟弟。



    “正叔啊……”他虛弱的說著:“老夫將朽矣……未來只能指望正叔,發揚廣大我伊皋之學……”



    “帶上它……去汴京,敬獻天子!”程顥將他的那本書推到了程頤面前。



    程頤哭著點頭:“兄長之願,某自當遵從!”



    “還有……”程顥掙扎著說道:“這些日子來,我一直在思考,天子當讀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