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離刺荊軻 作品

第一百零五章 熙河將星



                元豐八年四月辛巳(十八)。

    天色將明,皇城大內,紫宸殿便殿。

    趙煦穿著褚黃色的常服,戴著一頂小小的展腳幞頭,坐在御座上。

    隨著閤門通事舍人的一聲呼喝。

    趙煦坐直了身子。

    帷幕後的兩宮也都各自臨襟正坐,儘可能的保持著威嚴和端正。

    因為,等下將要入殿朝拜的,不僅僅是李憲率領的熙河路諸將。

    還有四個熙河路的西蕃大首領,雖然他們和他們的部族,都已經臣服大宋。

    可是,他們依舊保留著很大的自主權力。

    甚至擁有自己的武裝!

    所以,兩宮對今天的朝覲,都很看重,甚至冒著風險,帶了趙煦上殿。

    是的!

    在兩宮眼中,其實像這種場合,趙煦不該出現。

    萬一,要是那些熙河路來的蕃將長的太嚇人,嚇到了官家怎麼辦?

    官家還這麼小!

    可笑嗎?

    但現實就是如此!

    也就是都堂宰執都說,新君登位,西蕃大首領們初次入京面聖,倘若見不到的話,恐怕會橫生波折,再三奏請兩宮兩宮才勉強同意。

    即使如此,今天早上在來紫宸殿的路上,向太后還擔心的很,再三叮囑馮景,一定要小心再小心,千萬不要讓趙煦受驚。

    很快的殿外的御階下,傳來了密集的腳步聲。

    趙煦看過去,就看到了軍頭引見司的人,帶著一眾將官,到了殿外。

    十幾個穿著紫袍武臣公服的將官們,在殿門口排好隊。

    然後朝著殿內恭身三拜。

    一個渾厚的聲音在殿外恭敬的說道:“景福宮使、入內內侍省副都知、武信軍留後、熙河蘭會路經略安撫制置使臣憲,恭問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李憲身後的其他大將們,紛紛跟著拜道:“恭問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聖躬萬福!”

    帷幕後的太皇太后,這個時候說道:“請李都知等入殿說話!”

    “太皇太后請都知李憲等入殿朝覲!”

    站在殿中的閤門通事舍人對外高聲傳命。

    “謝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隆恩!”李憲的禮儀還是很強的,他恭恭敬敬的再拜。

    然後才起身率著諸將走入這紫宸殿的便殿。

    眾將都是低著頭,緊緊跟著李憲,進了紫宸殿。

    然後跟著李憲,走到殿中,撲通一聲再次全部跪下去,拱手再拜:“臣等拜見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帝陛下……”

    趙煦在御座上發現,其中濫竽充數的有好幾個。

    他不由得笑了一聲,想起了上上輩子接見過的幾個蕃將,第一次入覲,也都大抵都差不多。

    現在的吐蕃,已經不是唐代前中期那個腳踢巨唐,拳打中亞、有事沒事就去印度打草谷的超級帝國。

    它和大唐一樣,在陷入了內亂後,不可避免的跌入了深淵之中。

    在大唐天子被北衙宦官們隨意廢立的同時,高原上的吐蕃贊普也是差不多的下場。

    到得如今,哪怕經過角廝羅的努力,雖然勉強在青唐地區建立了一個西蕃政權。

    但是,吐蕃帝國的財富、文化和制度,都已經被摧毀殆盡,不可能再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