沅楓 作品

第471章 太皓再擺索魄陣



                正當少靈率麾下數萬雄師如怒潮般湧向朗川古城之時,遠在東方帝國遼闊版圖的東北與西北邊陲,兩股勢力宛如雙龍出海,不謀而合地將鋒鏑指向了那傳說中的千風城。

    東北方,一支鐵騎騰塵而來,其領袖乃昔日夭福吉麾下舊部,他們聯合了那一片土地上的諸多城主,共同擁戴夭福吉曾經在絕境中逃得一線生機的孫兒為主,冠以北羽帝國之名,誓要蕩平東方帝國,重繪天下版圖。這是一場逆天改命的復仇序曲,每一個戰士的心中,都燃燒著不滅的復國之焰。

    西北方,則是另一番景象。党項貓族之中,女將軍李婧橫空出世,她自突厥的烽煙中脫身,隱身匿跡數載,靜待風雲變幻。李婧,一位曾被命運折翼卻從未放棄翱翔的女傑,終於在東方帝國內亂四起的消息中覓得了復仇與崛起的契機。她振臂一呼,四方響應,麾下鐵騎如黑雲壓境,目標直指南方的千風城,誓要在亂世中為她的族群奪取一片立足之地。

    在半鏨宰相睿智籌謀之下,青鸞女皇心懷龍裔之志,欲以金匱之詔,召回在前線的太皓,以求救駕於危難之際。然而,命運弄人,此刻的太皓亦如風中殘燭,自顧尚且不暇。

    朗川之城,一座孤島般的壁壘,將太皓緊緊囚禁於混沌中央。他,立於城頭,目如寒星,思緒如電,每一念皆是如何在這銅牆鐵壁之外,織就一條生路,穿越那無盡的刀光劍影。

    “太皓將軍,城郭之外,敵軍如蟻聚,尚存四萬之眾,反觀我等,縱然算上城內每一道堅毅的目光,亦不過區區萬人,此戰,吾輩勝算,薄如蟬翼矣。”賁江之言,沉鬱而真摯,似一石激起心中千層浪。

    太皓聞罷,眸中閃過一絲決絕,沉聲道:“坐以待斃,非丈夫所為。我輩既為貓神後代,自當以智破局,以勇開道,絕不可束手就擒於這方寸之地!”言罷,太皓負手而立,那背影,彷彿已將萬千重圍,化作掌中細紋,待時而破。此情此景,恰似古詩云:龍困淺灘遭蝦戲,但待風雲際會時。一場關乎生死與榮耀的逆襲,正在朗川城下悄然醞釀。

    然而,欲脫朗川之錮,談何容易;若強啟城門,與少靈鐵騎正面交鋒,則敗局已定。太皓靜立城樓,眉峰緊鎖,思緒穿梭於往昔煙雲,終憶起闊扎登巴昔日密授之奇陣——“索魄陣”。此陣融合邪術、道學之精粹,佈陣雖簡,效用卻詭譎莫測,太皓意欲藉此天羅地網,逆境翻盤,遂決意改良此陣,以城為基,誘敵深入,圖謀驚天逆轉。

    夜幕低垂,星辰隱現,太皓親率麾下忠勇,借月色之掩護,依循古老術法,於朗川城內展開了前所未有的壯舉。城中廣場,空曠如洗,太皓以硃砂為引,銀鉤揮灑,于堅硬石板之上,勾勒出巨大正方形,每邊延綿百丈,寓意天地四方,群神庇佑。四角處,香菸嫋嫋,如同神祇之眼,洞察秋毫。繼而,沿陣線密佈銅錢、精鋼長釘,每三步一枚,恰似天羅地網,靜候亡魂歸巢。中央置一玉碗,清泉盈滿,映照月華,猶如智慧之眼,洗滌世間汙濁。

    尤為關鍵之處在於,太皓巧妙借用了城中錯落有致的街道、橋樑與坊市佈局,無形中將整個朗川城化為一個巨大的“索魄陣”。城門處,特製的巨大桃木符與五色纓穗隨風輕搖,一為誘餌,專候敵首;一為天羅,不問先後,皆入陣來,難逃此劫。

    "索魄陣"既成,太皓運籌帷幄,智計如虹,將城內精兵分作四路雄師,猶如四象鎮守天地,各司其職,蓄勢待發。太皓自領南門,以其沉穩如嶽之姿,靜待少靈大軍於門外。北門則委以賁江,其人如北風凜冽,剛毅不屈,恰是堅壁清野之選。至於東西二門,更是選派英傑,以增勝算。

    西門之下,校尉楊瀚傲然而立,此人劍眉星目,身手不凡,曾獨闖幽谷,斬蛟除妖,一劍光寒十九州,威名赫赫,有“孤月劍影”之稱,其劍下生風,可令敵膽寒。東門則託付給了校尉犆籃,她乃巾幗不讓鬚眉之輩,身姿輕盈如燕,出手迅疾若電,一手“流雲拂柳掌”柔中帶剛,曾在萬軍叢中取敵首級如探囊取物,人稱“碧落鳳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