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三百三十七章 鹽場和彈劾(第2頁)

 但在土地佔有方面向河北士族做出讓步就意味著土地稅方面收入的降低,在這方面王文佐並不抱任何幻想。他必須從其他方面想辦法彌補,否則就很難實施自己的開發計劃。而他的答案就是鹽,按照當時河北道戶口近百萬來算,哪怕從每戶身上一年弄到200文的鹽稅,那也是二三十萬貫的收入。要做到這點,就必須先要壟斷現有的食鹽產地,估算產量,還有運輸,銷售等環節。都是要花費大量心血的,而這鹽的專賣制度肯定會觸動當地人的利益,有些事情王文佐只得親力親為,心裡先有個底,才能開始推動。

 “大將軍!”擔任嚮導的小吏指著遠處的海灘道:“從這裡向東南方向,幾十裡都是鹽滷灘,除了蘆葦,什麼都長不了,寥無人煙!”

 “嗯!”王文佐順著嚮導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目光所及之處,到處都是大片大片的蘆葦,看不到一點人煙,他驅馬向前跑了十幾步,翻身下馬,割倒一片蘆葦,露出的土地上盡是白白的鹽滷,他伸出手抓起一把泥土,搓了搓,用舌頭舔了舔,一股又苦又鹹的味道直衝腦門。

 “果然是好重的鹽滷!”

 “是呀,大將軍!”小吏苦笑道:“您看看,除了每年來收蘆葦,編蘆蓆的人之外,這裡只有那些活不下去的苦人兒才逃到這裡來,莫說是種地,連口甜水都喝不上,水都是又苦又澀!”

 “那沒人在這裡煮鹽嗎?”王文佐拍了拍手後,隨口問道。

 “煮鹽?”那小吏笑道:“有是有,但也不多!”

 “那是為何?”王文佐問道:“這裡的鹽滷這麼重,不是上等的鹽場嗎?”

 “大將軍有所不知!”小吏笑道:“鹽場可不僅僅是鹽滷重就夠了,煮也好,曬也好,出來的鹽是要運出去賣的,可您也看到了,這裡一眼望去都是爛泥灘、鹽滷地,水路陸路都沒有,就算出了鹽也只能堆在地上,又有什麼用?這本地人可是用不著花錢買鹽吃的!”

 “這倒是!”王文佐點了點頭:“道路不通是一個頑疾,須得處置了。還有別的嗎?”

 “這第二呢就是盜賊,您別看這裡荒僻的很,周圍郡縣被追捕的無路可去的盜賊有不少就逃到這裡來了,躲藏在蘆葦裡,外頭誰找得到他們?要是在這裡曬鹽,那就成了這些惡人的口中食了。一年辛苦下來,被人搶了,失了錢財事小,丟了性命才是大事呢!”

 “盜匪橫行?這的確是一大惡疾!”王文佐點了點頭:“那還有別的嗎?”

 “再就是苦!”小吏道:“大將軍您應該聽說過種田人苦,可出鹽的比種田人還要苦的多。首先是喝水,種田人不管怎麼說,還是有甜水喝的,出鹽的只有苦水喝;出鹽人都在海灘,又要日頭大,風吹熱曬的不必說了,海邊還時常有大風,屋頂都給掀飛了;煮鹽更不必說了,砍柴火,蹲爐前,手腳都是傷口,整個人被烤的和焦炭一般。便是窮農戶,哪怕是家裡有間茅屋的,也不願意把女兒嫁給出鹽的!”

 王文佐點了點頭,暗想難怪古代很長一段時間,必須用灶戶、鹽丁這種半農奴的方式組織鹽業生產,實在是太苦了,又所得微薄,以至於種地的農民只要可能的話,也不願意去從事這個行業。

 “我明白了!”王文佐點了點頭:“你會寫字嗎?”

 “小人會寫幾個字!”小吏道。

 “那你寫個條陳,關於當地煮鹽,曬鹽事情都可以寫,然後上陳給我!”

 “這個——”那小吏露出難色來:“大將軍,小人會寫幾個字,但並不多!”

 “哦哦,我倒是忘了!”王文佐笑了起來:“王樸,這件事就交給你了,他口述,你筆錄,他說什麼你就寫什麼,不要添油加醋!”

 “屬下明白!”

 回到住處,王文佐坐到几案旁,開始翻越當地呈送來的關於鹽業的各種材料。其實長蘆當地的鹽業發展的很早,按照歷史的記載,至少在西周時期,當地就已經有相當規模的鹽業了,產出的海鹽被認為是上品,進貢給西周天子。在兩漢、南北朝時期,當地都有政府設立的鹽官,徵收鹽稅,監督生產。但是當地的鹽業影響範圍始終沒有超過河北的範圍,沒有上升到全國級別大鹽場的緣故,直到元明清三代,才發展到後來馳名全國的水平。究其原因很簡單,元明清三代都是定都北京,北京成為了全國的政治軍事中心,而這又加強了京杭大運河的運輸能力,長蘆鹽場的鹽可以很輕鬆通過運河,運到全國絕大部分地方。這也是為何唐代山西運城盆地的鹽池以及寧夏鹽州的鹽特別重要,而唐代之後地位就陡然下降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