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一百四十九章 扳平(第2頁)

    在當時的唐人看來,長安洛陽是天上人所居之地,然後就是關中三輔、洛陽周邊;再差一點就是河南、河北、幷州、江淮、成都平原一帶;去江南江西湖北就有些貶黜的意思了;福建廣東那就是明明白白告訴你政治上希望不大,專心撈錢準備養老吧;被踢到湖南、廣西、雲南、貴州這些鬼地方朝廷裡多半有人盼著你早點死,但手上又沒有什麼合適的把柄,只能期望水土不服、傳染病和當地的蠻夷豪強代勞了。要是再損一點的,乾脆三個月讓你換一個地方,確保你永遠在路上,顛沛流離,早死早好。劉仁願年事已高、一輩子又都在北方,一下子被踢到姚州那種鬼地方,能夠不死在半路上都是祖宗保佑了。

    “三郎!”崔弘度道:“我知道劉都督於你有大恩,不過賀拔說的沒錯,以劉公的年紀,現在恐怕已經不在人世了!你要做什麼都為時已晚!”

    “是呀!”賀拔雍道:“這消息從長安到這裡少說也要半年,劉都督的身體哪裡能在煙瘴之地折騰半年呀!”

    “三郎召集我們來莫不是要為劉都督報仇?”元驁烈問道。

    “報仇?”崔弘度笑道:“讓劉都督去姚州的可是朝廷,你找誰報仇?天子還是皇后?”

    “劉都督於國家有大功,朝廷不予重賞反而加罪於他,定然是有奸臣在天子面前進讒言!”元驁烈道。

    “奸臣在天子身旁,我等卻在萬里之外,誰近誰遠,誰親誰疏,顯而易見!”崔弘度道:“三郎手握精兵,又居遠國,還是以謹慎為上!”

    “我今晚召你們幾位來,並無為劉都督報仇之意!”王文佐道:“只是劉公與我有大恩,大丈夫有恩不報,何以立足於世間?”

    聽到王文佐否認要為劉仁願報仇,崔弘度明顯鬆了口氣,問道:“三郎打算如何報恩呢?”

    “劉公雖然被流放姚州,但他還有家人!”王文佐道:“以我所見,劉公若是死在半路或者姚州,他的家人也不會在姚州待多久了,我打算予千金給他後人,以報大恩!”

    “這個——”崔弘度猶豫了一下:“依照大唐法度,除非遭遇大赦,劉都督家人只怕一時間是回不來的!”

    “那就託金兄或者太子開口,在天子面前說說吧!”王文佐道,他很清楚劉仁願是因為讖語而被流放的,所以只要他本人死了,他家人被赦免就是時間的問題。所以王文佐很篤定只要有人能在天子面前提上一句,天子就會順水推舟應允,說不定還會將劉仁願的功勞、散官、爵位都折算給其後人,以表現自己的“仁厚”。但問題就在於這個時間有多長,如果拖個三年五載的,指不定劉仁願的家人在流放地又死幾個人,那就太慘了。

    “三郎的意思是讓我們當中出一人回長安?”崔弘度問道。

    “嗯!”王文佐點了點頭:“中大兄與我們的決戰應該就在十日之內,不然飛鳥京就要鬧饑荒了,他的軍隊就會不戰自潰。等打完這一仗,我要挑個值得信任的人去長安,把這件事情處置好!”

    面對王文佐,崔弘度、賀拔雍、元驁烈三人都沒有說話,從內心深處三人都不願意去長安。原因很簡單,當時渡海遠航都是把腦袋系在腰帶上,既然三人冒了諾大風險來到倭國,於公說要建功立業,留名青史;與私說為了升官發財。如果依照王文佐說的,打贏了中大兄之後就去長安,這等於冒了雙倍風險(來一趟、去一趟),卻錯過了分享最大份蛋糕的時候,換了任何人都不願意接受。

    三人的反應王文佐看在眼裡,他正想說些什麼,突然房門被粗暴的推開了,曹文宗衝了進來:“不好了,不好了!”

    “什麼事情?”王文佐站起身來:“賊人殺過來了?”

    “得罪了!”曹文宗一把抓住王文佐的胳膊,轉身就向外面跑去,出了門徑直跑向佛塔,二人登上三樓,曹文宗將王文佐扯到朝北窗旁:“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