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斯韋伯 作品

第八十二章 停戰(第2頁)

  “嗯!”劉仁願一拍手掌:“正則兄,你覺得呢?”

  劉仁軌沒有回答劉仁願的問題,反倒向王文佐問道:“王參軍,你是怎麼想出這個主意的?”

  “下官曾聽說,兵法之道首在足食、足兵、民信!如今我兵不過萬餘,糧不過半年,困守孤城,百姓疑慮,所依仗不過甲仗精利,身處絕地,將士有必死之心罷了。

  與敵交鋒,勝不足喜,敗則有傾亡之勢,實乃危殆之極。下官以為最先要做的是取信於民,民以農事為本,本固則民安,民安則事無不成!”

  “參軍所言甚為有理!”劉仁軌點了點頭:“不過你有沒有想過,這些並非我大唐之民,而是百濟之民,你與他們休戰務農,有沒有想過他們種出來糧食吃飽了繼續打你呢?”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下官以為百濟人也為我大唐之百姓!”

  王文佐答道:“至於使君疑慮之事,下官倒是覺得無妨。彼輩甲仗不全,號令不一,若是在山中聚險而守也還罷了,若是在平夷之地,十不得當我一。

  再說彼輩雖為夷狄,但好生惡死之心,人皆有之,豈有不願在家中安享太平,卻一定要去山中拼死的?即便有這種頑冥不化之輩,也不會太多。”

  “嗯!”劉仁軌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笑容:“想不到王參軍雖為武人,但思慮頗深呀!”

  “其實下官還有兩計!”王文佐將劉仁軌沒有反對,笑道:“待到有人下山耕地,便發出告示,村中若無人,則視其為無主之地,佔據之人只要今秋課後,便為田主,發給田契,為永業之田!”

  “好!”

  “妙策!”

  劉仁軌與劉仁願二人聞言不由得齊聲贊好,王文佐所提出的這一建議可謂是正好戳中了要害。

  唐軍一開始發出休戰四十日以便春耕之令時,肯定只有一部分百濟人會回來種田,其餘還會留在山中觀望,但當那些人下山耕作之後,得知只需在鄰居的田地上下種耕作,秋後繳納田課之後,他們就可以佔據這些田地,熊津都督府還會向其發給田契,承認其對土地的所有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