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夕遙 作品

第七卷馬鳴風蕭蕭,少年正揚刀 第三百六十八章 君上言有罪,當有罪誅之(第2頁)



沈濟舟本就得位不正,當年便是迫韓甫讓位,韓甫落了個自戕的結果。沈濟舟初不信此言,然身邊奸佞小人挑唆,郭塗等更是嫉妒鞠剡功高,在沈濟舟面前搬弄是非,多有陷害之意。

晉崇安元年,沈濟舟入主渤海五年後,鞠剡正領兵於靺丸舊部戰於靺丸都城外三百里,鞠剡原想一舉殲滅靺丸,從此絕了大晉渤海北部蠻夷之患。

若此功既成,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也。

眼看靺丸汗困城日久,已有獻城投降之意,鞠剡卻在此當口被沈濟舟連下九道鈞旨召回渤海城。

鞠剡知此回渤海,定生變故,心中悲憤不已,眼望靺丸王都,以劍劈砍城下玄武石,其聲鏗鏗然,鞠剡清淚兩行,嘆曰:今生再不復兵臨靺丸王城矣!左右聞者,無不淚下。

鞠剡方回渤海城,未進城門,便被魍魎司鎖拿下獄,三日後,鈞旨下,由領軍長史郭塗主審鞠剡謀逆一案。

審訊期間,鞠據理力爭,言三年孜孜,終成長戟衛;北逐靺丸,西並公孫,東迫玄兔,南下飲馬荊湘大江,樁樁件件,無不是汗馬之勞也,可有一件一樁為己之私也?所謂謀逆,無稽之談!

郭塗欲置鞠剡死地,如何‏‎‏‎‏​‎‏‎​‏‏‎‎‏‏聽其辯白,動用酷刑,將鞠剡折磨的不成人樣。然鞠剡仍字字泣血,據理力爭。

入獄折磨八十餘日,鞠剡仍無半字招認口供,郭塗給他的筆紙,鞠剡憤而疾書,將自己含冤入獄,被構陷為死罪之種種皆書於其上。

有義盜攜書乃出,散播於渤海黎庶。

後沈濟舟多次毀盡,卻仍毀盡不絕。至今渤海百姓誦之,仍字字血淚也!

時有軍師祭酒田翰文、別駕司馬祖達授憤而責郭塗言,鞠剡何罪之有?

郭塗顧左而言他,其聲不定曰:君上言有罪,當有罪誅之也.....

鞠剡終無招對,卻仍被殺,夷三族。

鞠剡既死,沈濟舟仍放不下心來,他無法容忍渤海騎兵之精銳自己不能獨攬,還要委任他手。當是時,有燕州舊人張蹈逸來投,此人文韜武略不下鞠剡,更在渤海無根基,正適合領軍長戟衛。

於是沈濟舟即命張蹈逸為長戟衛都督,然比之鞠剡從一品官階,降長戟衛都督為正四品。

沈濟舟又怕長戟衛只一督,長此以往,張蹈逸大權獨攬,仍不好控制,為分其權,其聽從郭塗之策,乃設長戟衛副都督一名,以淳庸充之。

只因淳庸其人,胸無點墨,又無大才,但卻敢當沈濟舟足下一狗,沈濟舟更好控制之故。這也是為何渤海比淳庸資歷本事高的大有人在,而偏偏淳庸能做長戟衛副都督的原因。

更為削弱長戟衛都督之兵權,沈濟舟納許宥之之言,每徵前線,戰事大者,五千長戟衛出四千乘,餘者一千由副都督統轄,留守拱衛渤海安危。更一戰結束,另有戰事起後,出征之長戟衛與留守長戟衛皆混為一體,重新分派。

這樣一來,長戟衛上至都督,下至千夫長、百夫長下屬兵卒,每次皆不同,便可防止結黨為營,尾大不掉。

自此,渤海武官,自大將軍沈濟舟下,最高官階不過從三品,乃顏仇、文良二人人,然二人今次又身死。

所以,現今沈濟舟之渤海武將最高官階不過四品。

可反觀沈濟舟手下文官陣營,將兵長史審正南從三品領軍師事,位同二品,餘者領軍長史郭塗正四品,餘者田翰文、祖達授等皆從四品之位也。

自此,渤海文不下四品,武不達三品。

亂世當重武,沈濟舟不但冤殺功臣鞠剡,更重文抑武,自毀長城,取亂之道也。

由是,沈氏不滅,天道不允。

高呂二將對淳庸恭敬的另一個原因則更好說了,淳庸乃是沈濟舟麾下紅人,今日所做更有大將軍鈞旨,若觸怒與他,他具本參他二人,這二人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