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叔不是小K 作品

第233章 殺人的風


  劍亮。

  極寒。

  羽黑。

  且陰。

  “楚子雙魚劍”握在大自在天的手中,猶如濃密幽暗的陰霾裡射出兩道清亮的冷電,有一種撕裂的美感。

  絕美的劍。

  驚豔的劍芒。

  鐵手的眸光裡掠起一絲憂疑的神色,神態變得沉重起來。

  儘管他不是劍術大師,卻依然認出了此劍。

  鐵手好學勤讀,平時除了練功和辦案,會把大多數時間花在閱覽書籍上。

  他鎮守的“舊樓”是諸葛先生的藏書閣,裡面存有大量古籍,經文,奇冊,異錄,雜書,秘檔。在一本由南北朝名家陶弘景著寫的“古今刀劍錄”裡,有過對此劍的記載。

  相傳戰國時期,趙國鑄劍大師徐夫人,因父親徐楚子在其幼年時染病早逝,留下他們孤兒寡母。多年來,母親趙雙魚一直對夫君銘心鏤骨,念念不忘,以至於終身再未改嫁。

  徐夫人成人後,在學得鑄劍的高超技藝後,精心打造了第一把寶劍,就是此劍。

  並取名“楚子雙魚劍”,用來緬懷自己的雙親,且流傳於世。後來幾經輾轉,被專尋天下名劍的“試劍山莊”所收藏。

  但真正讓“楚子雙魚劍”名聲大振的是一個叫張天艾的人,武林人稱“淮陰張侯”。

  張天艾是“斬經堂”第七代總堂主,也是“自在門”創始人韋青青青的師哥,算起來與鐵手多少有點淵源。

  此人堪稱是“斬經堂”歷代最出類拔萃的一位,也是將本堂絕學“風刀霜劍”一千零一式全部練成,且融會貫通,逐一改良的門人。

  他才華橫溢,氣派卓絕,堪稱當時江南武林才俊之首。

  淮陰張侯就是用這“楚子雙魚劍”縱橫大江南北,聲名威震四海,更是將“斬經堂”地位推至巔峰。

  可自他之後,堂內再沒湧現出與其比肩而立的人,甚至連這對聞名遐邇的佩劍也下落不明。

  誰曾想今日,今時,今地。

  “楚子雙魚劍”重現,並在一個看似與“斬經堂”毫不想幹的人手裡。

  鐵手頗感疑惑之際,又發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

  大自在天把頭轉了過來,用一種嫵媚多姿的眼神瞟了他一眼。

  她沒有轉身,只是轉頭。

  鐵手也看見了她。

  看見了大自在天。

  粉嫩的臉蛋勾架著細細的眉毛,一雙媚眼蕩著秋波,紅紅的嘴唇悠揚的上挑,鴉雲似的長髮披在肩上,額前一綹黑絲彎垂在小小的鼻尖上,露出一種夢裡也能醉死的風情。

  這是另一個大自在天。

  是她。

  不是他。

  或他們。

  頓時,鐵手由疑惑變為驚愕,他辦過不少離奇複雜的案子,遇見許多奇人,邪人,怪人,甚至“人形蕩克”那種不算人的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