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薩餅 作品

第1071節 韃軍作戰不利

張元節奉阿術之命組織漢軍進攻明軍,阻止明軍北伐,發現諸軍不利,多次出擊都未能取勝,狗急跳牆之下,親率部下三千人於清晨時光突襲明軍一部。

 

他不得不親自披甲上陣,因為蒙古人軍制嚴苛絕非說笑,哪怕是漢人世候也不能呆在後方,況且是漢人世候之子,他們必須親臨一線作戰,帶頭衝鋒!

 

成吉思汗統一草原前,各部酋長本就各自為政。蒙古汗國建立後,也只是鬆散的許多王侯領地的聯合。因此,漢人世侯的存在本質上也是草原統治者在中原地區沿習分封諸貴族的傳統觀念,進行統治的一種老辦法。漢人世侯對汗廷只需要盡到六項義務,即納質、助軍、輸糧、設驛站、編戶籍、設置達魯花赤,在獲得自主權的同時,也要付出不菲的代價。

 

在蒙古攻掠、滅亡金朝過程中,降蒙漢軍隨從征伐,出力甚多,作用甚大。

 

蒙古滅金之後,漢人世侯軍隊的大部分又被派往蒙、宋邊境,征伐南宋。在蒙古汗國的前幾代大汗統治時期,汗廷與世侯之間大體相安無事而各取所需。

 

蒙古軍與南宋軍作戰時的戰術是:漢軍衝鋒在前;不勝,繼之以色目人;又不勝,才動用真正的蒙古軍上陣。即便是張柔、史天澤這樣勢力強大的漢人世侯,在戰鬥中也常常需要率領敢死士衝鋒陷陣,故兩人皆賜號“拔都”(蒙古語“勇士”之義)。

 

在蒙金、蒙宋戰爭中,漢人世侯及其部下承受的傷亡之眾,也是可想而知的。(注1)

 

張元節之父亦有“拔都兒“的稱號,虎父在前,張元節豈敢落後。

 

他先動手,好過將來被阿術派往攻打一些堅不可摧的目標,現在他立下功勞,諒阿術將來亦不會過分為難自己。

 

想來偷襲,清晨是個重要的時機,古代打仗,若晚上摸營的話,高收益也是高風險,涉及到軍隊的組織、道路的崎嶇乃至於軍人們的身體素質,比如有沒有夜盲症等,夜襲時時有攻方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情況發生,除非萬不得已才來夜襲,且運氣的因素很大。

 

相比之下,晨襲的好處有攻方早早吃完早餐,精力充沛,攻擊時看得見路,而守方沒米下肚,體力衰減且可能神智沒清,攻方易得大利。

 

張元節率軍突擊明軍大陣外一個小營,由於其部來勢洶洶,明軍猝不及防,初時抵抗不力,被張部攻掠了一半的營盤。

 

但明軍很快就站穩了腳跟,死戰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