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薩餅 作品

1027節 我一定要北伐!

南北勢不兩立,肯定一統!

 

自祖龍一統六國,行郡縣制,為始皇帝,從而奠定了中華大一統的基礎。

 

中華眾龍子龍孫一看,我靠,還可以這麼搞啊!

 

這天下與人分而治之,哪有我家天下爽呢?

 

這時儒家適時送上家天下的理論,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儒家理論和歷史上中華多次大一統的先例完美地結合後,就產生了強烈的效果,具體表現為:只要領土有一塊地方沒有統一,你這個皇帝就是不稱職!其他人就全身不舒服!斜眼看著你!

 

為什麼古代朝廷一旦分裂,各路諸侯都會發了瘋,拼命地想要統一呢?

 

如果你不想統一,你的老婆、兒子、大臣和諸侯、軍民們,一個二個地,會怎麼看你的呢?

 

首輔趙葵曰:“豎子不足與謀!”

 

地方大員蒲擇之笑稱:“此子胸無大志,可伐之。”

 

你兒子孟順慶道:“我可取而代之。哪怕以子弒父,他日建功立業,史書也不好說我什麼。”

 

軍士甲說:“跟著你當兵打仗就是為了建功立業。你倒好,天天窩在這裡不思進取,兄弟們還怎麼升官發財?打你!”

 

路人乙評價為:“這個皇帝只會呆在宮裡喝酒玩女人,不務正業!”

 

皇帝的正業是什麼?

 

就是要統一天下啊!

 

聰慧過人、深明大義的你的老婆餘十一娘,會不會來個“日月當空”呢?

 

你不幹,幹不了,就換人來幹唄。

 

如果天下不統一,你當皇帝不想統一,人人Bs你,他們各懷心思,心懷不滿,哪怕不能造反,也可以發聲,讓你名聲不堪!

 

如宋高宗及一干宋帝不思進取,得贈“暖風燻得遊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再有“聞道中原遺老,常南望、翠葆霓旌”(傳說留下中原的父老,常常盼望朝廷,盼望皇帝儀仗)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以及“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辛棄疾詞)從而豪取“弱宋”的名頭。

 

可是北伐的風險很大,回想當年,劉裕北伐、收復失地的時候是何等威猛。然而劉裕的兒子劉義隆好大喜功,倉促北伐,卻反而讓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乘機揮師南下,兵抵長江北岸,南兵不敢應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