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薩餅 作品

第1010節 歷史的又一個分枝

李璮發難,忽必烈反應很快,詔令濟南路萬戶張宏修城備戰,不過李璮速攻濟南,張宏退走,途中遇到宗王合必赤的軍馬,張宏即為合必赤前導,調頭回兵濟南。

 

不僅如此,忽必烈從山東、河北諸路調集的漢軍,加上蒙韃軍隊,畢會濟南地區,合擊李璮。

 

結果李璮不敵,連戰俱敗,方才知道他引以為豪的益都軍隊原來是紙老虎。

 

沒錯,梨花槍是厲害,但蒙韃的威風深入人心,李璮的軍隊未戰心怯,打起來時別說打真韃,連漢軍都打不過!

 

一是蒙韃的兇厲,二來漢軍盡情嘲笑李璮是三姓家奴!

 

本來大家都是投降或歸降蒙韃,你大哥不說二哥的,

 

是啊,李璮其軍可追溯到李全那裡,在蒙韃和南宋搖擺不定,又想降明,不是三姓家奴還是什麼?

 

來者是史天澤軍,叫起來更是理直氣壯,因為史家不曾仕金,是直接歸順了蒙古人,始終如一,罵得特響亮,讓李璮軍士氣大跌,打仗打得稀巴爛。

 

忽必烈詔命史天澤專征,節度諸將討伐李璮。大軍先樹柵鑿塹,圍濟南城,繼而又築環城六十里圍之,李璮自是不復得出。

 

他後悔莫及,當初他要是不講條件,歸降明朝,猶可奉大明朝廷之意討賊,反倒名正言順,如今什麼都沒有,怎麼打得過外面那些如虎似狼的漢韃聯軍!

 

不僅是後悔,還有就是痛恨,起兵前,李璮和其他漢人世侯有所聯絡,滿以為這些對蒙古統治同樣心懷不滿的軍閥會響應他。結果卻是無人響應,大世侯如史天澤、嚴忠範等都服從忽必烈的調遣來進攻他,打得比韃子更兇狠!

 

諸如史天澤和嚴忠範等世侯投靠蒙古已久,相互間早已結成了俱榮俱損的利益關係;而忽必烈又與以前諸汗不同,頗得中原人心,並且依託漢地人力物力的支持,力挫漠北阿里不哥勢力,顯示出英主風範,進一步把漢人世侯籠絡到自己周圍。

 

他們既已在新政權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又怎麼肯輕易冒險稱叛李璮又有什麼籌碼可以讓他們與他合謀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