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威校尉 作品

第38章:放河燈,祭亡魂

有道是通法不通理,到老一場空,通理不通法,白做十年功。

理論在考核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想要捲過其他小吏,那就得做到更加全面,如果法術表現相差無幾,則取法術理論更優者納官。

趙興從書櫃中隨手找出一本,名為《月令七十二物候》,它收納於農家古書《時訓解》中,原作者已不可考證,由太祖時期的大司農吳澄重新編著。

“正月初候,東風解凍;陽和至而堅凝散也。”

“二候,蟄蟲始振;振,動也。”

“三候,魚陟負冰。陟,言積,升也,高也。陽氣已動,魚漸上游而近於冰也。”

趙興發動明眸夜視,開始細細品讀。

上古農家聖賢,為了追求穩定的天象,試圖從中尋找出穩定且長久適應的規律,因此創造了很多理論。

《月令七十二候》就是其中一種。

它以五日為候,三候為氣,六氣為時,四時為歲,一年“二十四節氣”共七十二候。

各候均以一個物候現象相應,稱“候應”。

其中植物候應有植物的幼芽萌動、開花、結實等;動物候應有動物的始振、始鳴、交配、遷徙等;非生物候有水始冰、雷發聲、土潤溽暑。

“二月初候桃始華、初候,桃始華;陽和發生,自此漸盛。”

“二候,倉庚鳴;黃鸝也。”

“三候,鷹化為鳩。鷹,鷙鳥也。此時鷹化為鳩,至秋則鳩復化為鷹。”

月令七十二候,記載了很多神奇現象。

比如二月初候的‘鷹化為鳩’。

三月初候的‘鼠化為鴽‘。

九月末候‘雀入水為蛤’。

這便是四時變化,疊加環境和元氣劇變,導致的‘物種候變’。

上面這些還不算特別誇張。

古版《時訓解》,還記載了某些地方的四月初候,會‘地龍蚓變’。

也就是蚯蚓會變成百丈大小的地龍!

八月初候的‘乳燕化玄鳥’,尋常燕雀,可化‘天命玄鳥’!

十二月末候,北冥之地,有‘鯤鵬之變’,鯤魚一夜扶搖直上,化作九天大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