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16章 為人之子(4)

    恰在這時,陽虎登場了。憑一己之力把“三桓”整得人仰馬翻,差點被他翻了盤,從邑宰躍升為宗主,事實證明,這樣的人,除了有蓬勃的野心,還有超強的才智勇氣。
 


    “鐵之戰”時,他獻計迷惑鄭國,在氣勢上壓制對方。趙鞅受傷下火線後,又是他和衛公子蒯聵、郵無恤等人並肩作戰,英勇頑強,終於克鄭取勝。
 


    今日,他翻出《周易》,為晉國是否出兵卜筮。一番操作之後,得到“泰”卦變“需”卦。
 


    陽虎解釋道:“宋國正是得天護佑萬事順遂之時,不能與他為敵。宋國的開國之君微子啟,是商朝帝乙的長子。帝乙的妹妹即微子啟的姑姑嫁到鄭國,所以宋國和鄭國是舅舅和外甥的關係。兩國成百年之好,乃是福祉。於我國而言,卻不能得到任何吉應福氣,所以,不干涉為妙。”
 


    無論龜佔還是《周易》占筮,結果都一樣。除非對齊國用兵趙鞅無奈,只得接受事實,乖乖坐山觀虎鬥。
 


    “反正鄭國對我國也是三心二意,借宋國之手給他們個教訓也不錯。”聽完姑布子卿的解釋,趙毋恤有些幸災樂禍。
 


    “此話不假。鄭國素來多變,算起來,宋國才是我國的忠實擁護者,與之敵對必會大失人心。讓鄭國吃點苦頭,以免他們再輕動兵戈。”說完,姑布子卿衝趙毋恤笑了笑。
 


    “你們師徒倒是挺默契,都在宋國有親戚還是有仇人在鄭國?”趙鞅已坐回竹墩,調侃二人道。
 


    “是在晉國有妻室家小。”姑布子卿笑著說道,“若是被派上戰場,刀劍無眼,傷著了怎麼辦?”
 


    “幸好當日解卦預測的不包括你,否則,本將軍懷疑你為了逃避戰事,不惜歪曲卦象。”
 


    “關乎國家大事,豈敢兒戲?”姑布子卿趕緊嚴肅作答。
 


    “可是”趙毋恤歪著頭,提出疑問,“卦象說,對齊作戰有利,我國是不是要藉機伐齊?”
 


    “齊景公組織反晉同盟,扶持士氏、中行氏公然與我國為敵,照理是應該給他們教訓的。不過——”說著,趙鞅冷笑一聲,繼續道:“不必我國出手,內外交困已經夠他們受了。”
 


    “內部不是已經穩定了嗎?”趙毋恤問道。據他所知,齊國的新君已經上任兩年多,齊國並無新的內鬥紛爭。
 


    “表面上看的確如此,實則未必。”姑布子卿說道:“為了迎娶魯國季孫氏之女一事,出兵佔領魯國城邑,不僅如此,還邀請吳國共同伐魯。為了一名女子,興師動眾,身為一國之君,實為失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