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40章 豈曰無衣(4)

    萬萬沒想到,神一樣的對手沒有讓楚國畏縮不前,豬一樣的隊友的神助攻卻徹底擊潰了楚軍。先是主帥逃跑,將領戰死,接著是國無首腦,君王連都城都捨棄了!



    真是氣煞申包胥也!他不服!伍子胥說到做到,他豈能言而無信?更可氣的是,伍子胥率兵攻破郢都就算了,竟然掘平王墓鞭其屍,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於是,氣沖沖的申包胥簡單收拾幾下,單槍匹馬毅然踏上了往秦尋求救兵之路。



    昭王已在隨國安頓下來,暫時無虞。秦國與楚國結盟已久,有共同的利益。昭王母親是秦王的女兒所生,昭王即是秦王的外孫。外孫有難,身為外祖父——秦哀公出手相助合情合理。



    所以,左思右想權衡利弊,申包胥認為,秦國一定會毫不猶豫的伸出援手。



    結果,申包胥遭遇了跟伍子胥同樣尷尬的處境——來到目的地,大失所望。



    秦國君主哀公對楚國的遭遇表示了深刻的同情,對申包胥的到來表示歡迎,款待非常熱情,各項禮儀也非常周到,與其東道主兼盟友的身份十分匹配。



    申包胥呢,痛斥吳國的無道,數落他們入郢都後的種種暴行,直陳楚國被吳國佔據後的種種危害。末了,他還強調,如果楚國全境為吳國所有,秦國也難免被荼毒。到了那時,吳國便一躍成為領土疆域最大的諸侯國,秦國與楚國接壤,要說被涉及連累,秦國首當其衝。



    秦哀公聽完申包胥一番慷慨陳辭,連連稱是。申包胥風塵僕僕衣衫襤褸,他吩咐侍者給他好吃好喝,還交待侍從,給他準備舒適溫馨的房舍和乾淨溫暖的換洗衣服。



    申包胥住到館舍後越想越不對,秦哀公從頭到尾都沒有許下承諾要援助楚國,只說讓他好好休息。問到是否出兵,秦君說,要與眾臣商議過後再行區處。



    伍子胥去到吳國馬上提出討伐楚國,雖被回絕,畢竟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申包胥向秦國求救,性質卻大大不同。別說十年,多等十天半個月都度日如年。



    畢竟,此時的吳國還沉浸在勝利的喜悅,妄自尊大,疏於防備。如果能夠得到秦國相助,相信以謙兵對妄士,秦楚聯軍大有勝算。如果繼續往後拖延,待吳國收拾隊伍整束旗幟擴大戰果,楚國翻盤的機率就會越來越小。



    一邊是軍情如水火,一邊是冷淡如冰雪,申包胥想著想著不禁悲從中來。



    第二天一早,他去到秦國宮殿放聲大哭,哭聲震天,驚得一眾秦國大臣不知所措。接下來的六天,還是得不到確信,他繼續哭泣。哭聲響徹秦國上空,時而淒厲高亢,時而哀婉低鳴,聽者無不肝腸寸斷,為之落淚。鳥兒都停止歌唱,瞅著這位眼睛湧出鮮血的男子,面有戚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