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處默 作品

第60章 公開決鬥(4)

    一家獨大就是壟斷,壟斷的可怕,美國人深受其害。所以,他們迫切的希望三星能站出來,挑起大梁,對抗臺積電。如此一來,美國不必擔心受到掣肘,主動權仍在他們手中。



    所以,就發生了這樣一幕:文在寅(下稱“韓國boss”)訪美之前,韓國四大財閥的另外三大——lg、現代、sk的boss私下宴請了他,並在飯桌上拋出一個涉及百億美元的在美投資計劃。



    當然,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條件是——儘快將三星老大放出來。



    很快,在韓的美國商會也向韓國boss暗示,希望早日看到三星的老大重獲自由。



    拿著百億投資計劃去見美國老闆,韓國boss很有面子,這是他的籌碼。有了這個籌碼,他可以向老闆開條件——交還戰時指揮權。後者如果兌現,既是他的業績,也可作為下一屆競選的豐厚的陪嫁。



    就算按照韓國憲法,總統不能連任,至少也能為他所在的——共同民主dang的下屆候選人爭取一份像樣的大禮包,證明他們具備帶領人民走向更光明未來的領導力。



    韓國boss妥協了。很快,三星的李老闆獲准假釋出獄。



    這是一場雙贏,而非某一方的失敗。完美主義者在波譎雲詭的政治鬥爭中,通常不得好死。既沒有明其志,也沒有全其名。好比魯昭公,有誰會將他定義成跟強權鬥爭的勇士,雖敗猶榮?不!他會被嘲諷,被引為反面教材。



    準備投入戰鬥前,應該仔細分析雙方的優勢劣勢、天時、地勢、人心,甚至有可能出現的突發意外也要考慮在內。在有了事先充分準備,勝算在手的前提下,再投入戰鬥。爭取速戰速決,最短時間最少損失贏得勝利。



    當然,還未交戰之前,一切都是計劃。所謂計劃不如變化,事態發生變化時,應該考慮應變。



    魯昭公討伐季孫氏,本來打的就是無準備之戰,勝在血氣之勇,奇襲突擊,僥倖佔據上風。這個時候,如何守住勝利果實至關重要。對方已經要逃亡,意味著從大局上看,削弱權臣的力量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



    鎖定勝局,此役已經可以完結。接下來再製定策略分化另外兩家,一步步把軍事、人事、財政大權從“三桓”手上奪回來。假以時日,恢復公室的強大並非遙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