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楊半仙 作品

第1550章 互助互利,尋找大腿


                 《低俗小說》是大昆汀的成名之作。

  其實在那之前還有一部《落水狗》也是非常精彩,但是作為一部英文電影卻是在法國首映,雖然在法國、意大利、瑞典、德國、瑞士、西班牙、澳大利亞等國上了院線,卻並沒有在漂亮國發行。

  而《低俗小說》是在戛納拿獎之後才有漂亮國的發行公司願意在本國上院線。

  那部電影真的捧紅了一大批在事業瓶頸期的明星。

  比如在當時只能當配角的布魯斯-威利斯;比如當時只能飾演變態且無戲可拍的烏瑪-瑟曼;比如雖然成為第一名黑人戛納最佳男配獎但是沒有任何片約的‘媽惹法克俠’塞廖爾-傑克遜;比如五年沒有片約的1983年‘金酸梅年度最差男主角’提名獎獲得者約翰-特拉沃爾塔等等。

  他們在那部電影裡片酬是多少呢?

  是拿演員工會制定的‘最低工資’標準。

  現在是每天788美刀或者週薪一萬美刀,估計在1994年的時候還不到一百五,週薪也不會超過兩千美刀。(日薪加班費另算,週薪包括在裡面)。那些明星也不會要什麼豪華包房也不會要求什麼私人飛機和數百萬的額外酬勞,就是去拍戲。

  當然,這也不能說明他們的收入就這麼低。

  雖然他們不會領到全球票房和版權收入的分紅,但是拍攝獨立電影的明星有一套叫做‘淨利點計價’的營收模式,簡單點兒說就是一部電影的淨利潤到達了一定的比例的時候,他們會拿到一筆分紅,但是好萊塢的賬本計算的時候都比較麻煩。所以就算到了‘淨利點計價’的標準,他們想要拿到過多的分紅也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比如那部電影裡片酬最高的約翰-特拉沃爾塔最後片酬拿到了14萬。

  也就因為這種情況在獨立電影屆有這麼一句話:‘邀請一位明星演出的成本,可能比買一臺複印機還便宜’。(最好的例子自然是‘爛片之王’尼古拉斯凱奇,曾經有個階段為了還債他真的是有片酬就去演。然後片酬就越來越低越來越低。)

  那麼明星為什麼去接拍這些低收入的獨立電影?

  第一呢,是增加曝光出境的機會來保持熱度;第二呢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獲獎機會讓履歷變得更好看——獨立電影拍出來第一件事情基本上就是跑電影節評獎然後找發行商;第三也是為了說出去好聽。你瞧,我都不在乎片酬,我之所以演獨立電影是因為我熱愛電影藝術……

  也就是因為這些好處,好萊塢明星只要行程表上有空擋,首先考慮的就是獨立電影的拍攝。

  當然,獨立電影屆也要感謝這些明星,因為有明星參與的影片才更容易在電影節上找到發行商。

  哦,還有第四個原因。

  就和那些新晉模特喜歡給新設計師走秀一樣,萬一這些新人設計師變大牌設計師呢?